2019年3月28日 星期四

健康频道: 《都挺好》热播 这些角色为啥现实大有人在!

健康频道
健康频道 
《都挺好》热播 这些角色为啥现实大有人在!
Mar 29th 2019, 00:00, by 人民网

近日,电视剧《都挺好》热播,在网上也引发许多讨论。该片讲述了表面上无限风光的苏家,随着苏母的突然离世,瞬间分崩离析。通过几个儿女之间、儿女和父亲之间的矛盾,展现了一家人扭曲的关系、隐藏的心理疼痛、障碍。本文特对其中几个人物的心理进行解析。

父亲苏大强:缺乏父亲角色的责任感

剧情:作为丈夫,他是懦弱无能的,在家里大小事由他的老伴陈瑾说了算。苏大强和家中所有人的关系都是处于"儿子"的位置,他和子女的关系也是倒错的:他是大儿子明哲、二儿子明成、女儿明玉的父亲,却要求儿子和女儿把他当成未成年的儿子照顾,要子女争着宠自己,行为幼稚,像个爱的黑洞一样,无休止地哭闹着要子女的爱。

在家庭生活中,父亲应对自我有要求,对妻儿有责任;对社会有正确的认知与回馈。

父亲的角色是在家庭环境中能够根据自我的实际能力,用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全力的去承担并带动整个家庭成员的生活与发展。父亲所承担的家庭责任中最为隐形,也最能决定家庭各个角色成员间的规则意识,人格能力与协作关系。

如果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父爱,孩子在自我人格的构建过程会对主导性,承担性,责任性以及拓展性的认知与构建中需要更清晰的规范与引导。更重要的是缺少父爱会令一部分孩子对于家庭缺少归属感。孩子在童年发展中对于内在自我安全感的认同相对较弱。会更加需要来自他人和环境的关注。

母亲赵美兰: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全世界

剧情:苏家是中国社会常见的一种家庭形态,母亲强势当家做主,父亲失位、父爱缺席。在这样的家庭里,母亲往往把心血倾注到子女身上(特别是儿子),反而在精神上由儿子顶在丈夫的位置上。

在一个家庭中,母亲的角色地位应与父亲平衡而立,但母亲的角色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做自己,即使要为家人操劳也不能忘记你首先是一个人;二是对于家庭成员的亲密关系,情感关系和信任关系承载着非常重要的牵引作用(外化于形)。

这就意味着母亲在家庭关系中,不仅仅要协调、平衡家庭成员的家庭行为意识,而且要根据形成坚定的自我内部世界,在平衡家庭生活的基础上,对自我有较为清晰的成长规划。

如果母亲的世界和所有时间都围绕子女,母亲会在不知不觉中丢失自我。多数为孩子倾注所有的母亲,当随着自我倾注的越多,越会发现得不到回应时,焦虑会越来越多,并伴随有挫败感、失衡感与不被理解的失落感。便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家庭冲突,从而有可能成为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裂变的导火索。

对于孩子来说,过多的关注与陪伴,会让孩子缺少自信心、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弱、抗压能力弱、缺乏同理心与责任心。很多青少年的心理情绪问题以及极端自我伤害与伤害他人事件的真实案例都是由于家庭成长环境中的一些过度呵护而积累偏离诱发而来。

大儿子明哲:中年危机在作祟

剧情:人过中年,工作、家庭、房贷等焦虑扑面而来,大儿子表面上在美国风光无限,其实,也面临着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焦虑。而且,他不会调节情绪,常和妻子争执,又常常把未经处理的情绪直接抖给关系中的另一方,试图让别人来照顾自己的情绪。

中年危机简单来说就是人生"承上启下"的转折期。这个时期同时承担了对于子女、长辈和自我的生存责任。不仅如此,更肩负着自我价值是否能够得以实现的自我实现需求与社会价值需求。

这个时期要面对的人、物、事相对会更为多元化与复杂化。所思、所虑、所忧往往会令人的情绪产生不可避免的积累。压力时时都会有,关键在于如何管理自我情绪,尽量分化不良情绪并尽量控制减少不良情绪对于亲人的伤害。学会令情绪气韵不在家庭或是外部环境中踢来踢去。面对中年危机带来的压力,可以用七个步骤来分解。

承认阻碍存在,承认自我在中年遇到了阻碍,现在无法马上解决;同理自我感受,告诉自己在面对阻碍出现焦虑,情绪急躁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正视阻碍,把阻碍划分为现在,未来两个时段进行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接受自我,接受面对阻碍自我的情绪表现,不要回避;自我肯定,肯定自我对于化解阻碍的能力,坚定自我信心;正向改变,正向思维是化解阻碍的核心/正向的思考,就是在开始化解阻碍;解决问题,上六步后自我的情绪会有时间和空间的梳理,从第六步开始已经是分解压力,化解情绪,实施开始解决阻碍的客观进行时。

二儿子明成:人格不完善的妈宝男

剧情:二儿子明成靠着嘴甜在母亲家里混好日子。他在父亲面前说"天下女人多的是,爸只有一个",转过头又给老婆朱丽赔不是。二儿子明成就是一个"啃老族"、"妈宝男"!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却产生了一个令大家较为困扰的"巨婴族""啃老族",即孩子在成年后仍然需要父母如照顾婴儿般细致照顾,这一类人群没有担当,没有责任。出现了与实际年龄不符合的依赖性行为,没有生存能力。

心理学领域对于"巨婴族""啃老族"的一定比较明确,即:人格构建不完整,无法与他人建立责任,同理的关系,出现与实际人格发展阶段相违背的回避性退行性行为,而这一类行为的形成归其成因在于"原生家庭"。

"巨婴族""啃老族"是在童年时期,由于教养方式的偏离,令个体没有形成独立的人格。如果在家庭教养过程中注重孩子独立人格的构建以及正向品德的树立便可摆脱"巨婴族""啃老族"一族的形成危机。

独立人格的培养需要孩子自我与家长的协同作用。 首先在家庭环境中,家长要通过自身行为言传身教于孩子,引领孩子在家庭环境中建立起对"道,德,仁,义,礼"的正确认知。其次,孩子在每一个年龄都需要构建和完成属于这个年龄特性该发展的能力与认知。家长不要盲目和一味的大包大揽,大原则进行把控,细节做修整,每个年龄阶段都需要孩子有独立思考,探索求知,尝试失败,构建自我内部与外界的生存规则的时间和过程。不要剥夺孩子本能的成长。

女儿明玉:一直活在"套子"里

剧情:由于在成长过程中被母亲长期忽视,要强的性格让她成为社会上特别耀眼的那个,也让她在情感上看似冷漠、无情,她选择了情感隔离。在隔离恨与痛的时候,把爱也隔离了,所以她一再地"微笑,保持微笑"。工作上一次次迎接领导的刁难时,她还是淡定、微笑。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环境节奏也是较为紧迫,被家庭,他人忽视的问题经常发生在不同的环境中,我们开始意识到、感受到被家庭和他人忽视了。

情感隔离产生的原因是,长期或是突发性受到与自我情感需求不对等的回应或是伤害而产生的一种自我情感防御机制的启动。启动的目的是,保护自我不受外界的再次冲击或是伤害。

如果你感觉了自己有情感隔离,改变之前首先要明白,自我的需求和外界环境对自我的需求不一致。我们无法直接影响外部环境(无论是家庭环境还是社会环境),但是如果想从这种被忽视的感受漩涡中出来,我们可以改变的是自我。

当遇到被忽视的感受时,不妨试试五个方法来自救:对自我的感受进行同理;问问自己的需求;列出达到自我需求要做的具体事情;每天早大声读出自我需求,以及要做的事情,夜晚回顾达到自我需求今天实际所做的事情,说出自己的感受;坚持21天不间断,就会从关注他人对自我的感受,转变关注自我感受,清晰了解自我需求,并为实现自我需求而进行切实的努力。 (北京蔚心健康心理咨询师 何林蔚)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