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1日 星期四

上海频道: 23条措施 让中小企业轻装前行(政策解读)

上海频道
上海频道 
23条措施 让中小企业轻装前行(政策解读)
Apr 12th 2019, 00:00, by 本报记者 韩 鑫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郭 祥

  我国各类企业已超3100万户,其中99%是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而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环境变化,中小企业面临的生产成本上升、融资难融资贵、创新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如何纾解中小企业困难,稳定企业发展信心?

  中办国办近日印发《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6方面23条措施。哪些亮点值得关注?能够释放哪些政策效应?工信部有关负责人和专家进行了解读。

  将"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放在第一位,意见针对性实操性强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意见是近十年来出台的专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规格最高的综合性文件,对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和发展动力,推动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为今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遵循和指引。

  意见将"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放在第一位,并从破解融资难融资贵、完善财税支持政策、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改进服务保障工作等6个方面提出政策意见。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工业研究室主任付保宗认为,有3个突出特点。

  ——针对性强。此次专门制定政策,指向性更明确,体现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坚定决心。

  ——系统全面。去年以来面向中小企业出台的政策法规,更多集中在某一方面,如创业扶持、投融资、企业减负等,专项性较强。意见涵盖6方面23条措施,更具系统性和指导意义。

  ——更可操作。当前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性、普遍性和迫切性问题,意见中基本都予以触及,并提出实实在在的解决方案,有利于中小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轻装前进。

  在融资难融资贵、生产成本、创新能力等方面开出新药方

  专家认为,针对融资难、税负重、创新不足等问题,意见举措都有较大创新。

  缓解融资难方面,将支小再贷款政策适用范围扩大到符合条件的中小银行,包括新型互联网银行。将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的合格担保品范围。

  "中小银行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但由于资金有限,往往限制了银行的放贷能力。"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所所长杨德才表示,此举落实后,中小企业能以对中小企业债权向央行再贷款,获得资金支持,在增强中小银行放贷能力的同时,还能降低融资风险,从而鼓励中小银行向中小企业融资的积极性。

  如何减轻融资负担?根据意见,将加快发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作用,引导担保机构逐步取消反担保,降低担保费率。

  "取消反担保,降低担保费率将大幅降低融资成本。"杨德才分析,中小企业融资贵,关键在于担保费率较高。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放贷时,往往要求进行担保,有时还需多家担保机构进行联保,大大增加了融资成本。

  针对中小企业普遍反映的税负问题,意见提出,要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加快推进地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

  "过去中央要求取消和停止征收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但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尚未取消,企业负担压减困难。"杨德才说,"全部清零"目标提出后,会实质性减轻中小企业税费负担。

  为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意见指出,组织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中国企业联合会首席研究员缪荣说,知识密集型行业有不少中小企业,要依靠知识产权谋求更大市场。培育专业性服务机构,开展专利导航,将为企业进行知识产权布局提供支撑。

  同时,将研究制定专精特新评价体系,建立动态企业库,引导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缪荣认为,这将提供市场识别机制,让优质资源主动向优质企业汇聚,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强化优胜劣汰。

  加强督导,委托第三方机构定期评估中小企业发展环境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如何才能确保这些利好政策落实到位,让更多中小企业真正有获得感?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明确分工,提出细化措施,深入了解影响中小企业发展中的痛点堵点。与有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共促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合力。

  强督查是严执行的有力保障。意见规定,要加强对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工作的督导,委托第三方机构定期开展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并向社会公布。

  在相关部门督导和第三方机构监督外,缪荣建议,也应调动广大中小企业积极性,发挥政策监督作用,促使有关部门及时调整政策着力点。

  "文件不是一劳永逸的,也要与时俱进。不妨建立信息反馈平台,及时吸收新问题新情况,向有关部门反映,从而采取更有效的政策措施。"付保宗说。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