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医疗保障局局长夏科家昨天做客2019上海民生访谈节目。夏科家透露,上海市医疗保障局已于去年11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2019年度职工医保最高支付额从51万元上调到53万元。同时,上海将运用大数据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夏科家还在访谈中回答了市民关心的诸多热点问题。
针对有市民提出目前有些地区已经试行按病种付费,上海有没有这方面的计划问题,夏科家回应,2019年,上海拟选择瑞金、仁济等5家医院开展按大数据病组分值系统付费试点。
"4+7"对百姓有何利好?
25个中选品种,大部分是慢性病治疗的常用药,也有部分原先的高价抗癌药,经过集中采购后药价平均降幅达52%。
谈到"4+7"时,夏科家透露,此次4+7(指四个直辖市加7个副省级城市)集中采购试点中选的25个品种,大部分是慢性病(如高血压、乙肝等)治疗的常用药,用量大,范围广。也有部分原先的高价抗癌药,相关药品经过集中采购后,药价都有了明显的下降,平均降幅达52%。
夏科家举例说,比如原研的阿斯利康生产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用药"吉非替尼片"降价76%,由原先的2280元一盒降到了547元一盒;正大天晴生产的乙肝治疗用药"恩替卡韦分散片",由311.81元/盒,降低到17.36元/盒,按每日费用统计,患者药费负担从原10元/日下降至0.62元/日。今后,患者治疗上述疾病的药费负担将得到显著的降低。
药品降价后会否影响质量?
建立更为严格的质量监管机制,将4+7中选品种全部列入2019年度抽检计划,做到全品种、全覆盖抽检。
据悉,上海自2015年起开始探索带量采购工作,在前3批试点过程中,为保证带量采购中标药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医保部门会同药监部门建立了近红外光谱跟踪监测机制。对供应上海市场的中标药品每批次进行抽检,确保药品主要成分、辅料、相关物质的来源、含量保持一致。
夏科家表示,此次贯彻落实4+7试点,为保证中选品种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上海延续了前3批的做法,继续实行近红外光谱建模监测。同时,上海药监部门按照国家药监部门要求,建立了更为严格的中选药品质量监管机制,将4+7中选品种全部列入2019年度抽检计划,按照质量标准及溶出曲线等一致性评价数据,做到全品种、全覆盖抽检。
如何推动使用"4+7"药品?
探索实行医保结余合理留用机制,对医疗机构使用中选品种节省的医保费用,当年度医保总额预算额度不做调减,从而提高医疗机构根据临床诊疗需求,使用中选品种的积极性。
为鼓励医疗机构使用中选品种,主动降低药品费用,本市探索实行医保结余合理留用机制,对医疗机构使用中选品种节省的医保费用,当年度医保总额预算额度不做调减,从而提高医疗机构根据临床诊疗需求,使用中选品种的积极性。同时,医保部门将与卫生部门加强协同,医保部门将中选药品使用情况纳入医保费用考核范围,卫生部门将加强处方审核和点评工作。
上海在2014年底已建成了"上海医药采购服务与监管信息系统",即"阳光平台",实现了药品招标、采购、配送、结算全流程的信息化监管。此次4+7试点中,通过阳光平台对医疗机构采购中选药品和未中选药品实行1:1比例自动限制。这样,在优先采购中选品种的前提下,医疗机构可以继续采购未中选品种,带量保量和尊重医生患者选择权双管齐下,既保证了中选品种合同采购量按时完成,也最大程度减少了招采活动对医疗机构日常诊疗的影响。
按统计,自3月20日本市开始执行中选结果以来,医疗机构使用中选药品情况积极,受惠百姓范围日趋扩大,中选品种医保结算总费用已超过5000万元,使用量占同品种药品总用量的70%以上。
[新闻拓展]
试点医保个人账户历年结余资金购买商业医疗保险
据悉,本市将试点医保个人账户历年结余资金来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是市政府改善民生、协同深化医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政策设计、保险产品开发等方面,医保部门会同银保监局等部门,充分考虑到了参保职工的实际需求,推出以后得到了广大参保职工的正面回应。
夏科家表示,这项政策主要希望缓解患者自费费用负担过重问题,也就是保障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以外的自费医疗费用。简单地说,现有的两款产品中,"住院自费费用补偿医疗保险"可以对住院医疗费用的自费部分进行赔付,最高年赔付10万元,累计赔付不超过20万元;"重大疾病保险"可以对45种疾病进行一次性赔付,分10万元和20万元两档。如果参保人同时购买两款产品,最高保额将达到30万元。这两款产品,对现有市场产品"一般只保基本医保范围"而言有所突破。第二,这项政策适当放宽了保险对象的限制条件。按照相关部门要求,参保人投保时填写健康告知问卷来进行健康评估,保险公司不得强制要求参保人体检,投保年龄也放宽覆盖到退休职工。第三,突出自愿购买,不实行强制参保。按照"大健康"理念,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都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因此,人民群众可以自觉自愿地选择购买健康保障。第四,购买渠道便捷多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