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3日 星期三

上海频道: 聚焦文化 学习读书会探讨五四运动与上海

上海频道
上海频道 
聚焦文化 学习读书会探讨五四运动与上海
Apr 3rd 2019, 00:00, by 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4月3日电 (记者 曹玲娟)百年前的五四运动对中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昨天,学习读书会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瞿骏教授,以"五四运动:上海、江南与红色文化的交汇"为题,分享他对五四时期那段历史的思考。

瞿骏坦言,他要讲的更多的是一个植根于上海、扩展于上海、在江南大地上生根发芽的五四运动。他认为,五四时期的北京和上海是一对"双塔"。学界一般对北京之"塔"强调很多,上海之"塔"至今仍未得到足够重视。从知识体系的建构看,当时的北京仅有学界,而缺少"舆论界",更乏"出版界";北京仅有"城市",而无"城市周边";北京学界虽有李大钊、陈独秀等中国共产党早期创立者,但亦多以"反传统为爱国"之士。

相对应的,当时的上海既有影响力强大的"出版界""舆论界",也不缺少"学界"。顾颉刚曾说:"《时事新报》实在是现在南方最有力的一种报纸……北方的日报似乎没有这力量,所以有待于学界的杂志"。上海不仅有"城市",还有"城市周边"。上海的城市周边是整个江南富庶之地,是江南有文化的地方。这样的城市周边为上海城市文化的延展、五四运动新思潮的传播、各种各样的人的来往,提供了拓展的空间,提供了接受的舞台。这个城市周边异常重要。

瞿骏指出,明清时代的江南读书人已经建立起了充分的"文化自信"。清末民初的江南读书人既不拒斥变革、亦不抵制新潮,经常能将中国文化与世界新潮化盐于水,水乳交融。五四时期的一些标志性要素,像白话文、社会主义、赛先生,在江南、在上海早就已经表现出来了。江南地区为五四运动提供了无限的养分。

而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思潮,是如何在上海落地的?五四时期,红色文化的一个重要输出端就在上海,具有代表性的报刊有《民国日报》《星期评论》《时事新报》《学生杂志》《东方杂志》等。这几种报刊,在江南地区乃至于全国,都有无与伦比的强大的影响力。在上海以外,红色文化也逐渐在江南的地方社会生根发芽。瞿骏说,有这么一批"入城又回乡的青年",他们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学会了怎么革命,把他们在上海获得的革命的实践经验,开始用在家乡农村。

也因此,在瞿骏眼中,五四运动更多的是一个植根于上海、扩展于上海、在江南大地上生根发芽的五四运动。他在演讲中多次提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段话:"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只有真正地深入理解扎根于上海和江南的五四运动,才能更好地明白中国共产党为全国人民所接受的基础在哪里,这可能也是我们重新去认识五四运动的一个起点。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