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古维立接诊了一位特殊"患者"小王。小王说,自己的女朋友是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他本人没觉得什么,但是他的妈妈最近知道了,坚决不同意两人交往,"说这个病吃饭就能传染,更别说在一起亲热生活了,以后孩子也会遗传。我想问,真的是这样吗?"
类似的问题在门诊中经常遇到。古维立解释,不少人对乙肝的认识仍然存在很多误区,比如身上携带乙肝病毒的就一定是患上了乙肝、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起吃饭会被传染等等,更有不少患者因为"乙肝→肝硬化→肝癌"这三步曲而对病情担忧不已。
乙肝病毒携带者
不等于乙肝患者
古维立介绍,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以肝细胞变性坏死为特点的传染性疾病。根据病毒类型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其中以乙型在我国最常见,"乙肝"就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约9300万人,其中约2800万人为慢性乙肝患者。
从两者数字的差异可以看出,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不一定是乙肝患者,那两者有什么区别?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很少有肝病相关的症状与体征,肝功能基本正常的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即感染了乙肝病毒,但没有表现出临床症状。
而乙肝患者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且正在发病,表现出肝脏在受损状态,即感染了乙肝病毒并有临床表现。处于这个时期的患者,肝功能异常,ALT(谷丙转氨酶)高于正常值的2倍,乙肝病毒载量很高,这也是抗病毒治疗的关键时期。
和乙肝患者吃饭
并不会被传染
古维立说,人们对乙肝有很多认识上的误区。比如,有很多人认为不能和乙肝病人一起进餐,担心会被传染。其实,在病毒性肝炎中,只有甲肝和戊肝是属于消化道传播的疾病,而乙肝、丙肝、丁肝都属于血液传播的疾病,它们是不会经过消化道传播的。因此,和乙肝病人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接触,包括一起吃饭,并不会被传染。
那么乙肝病毒具体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
主要是通过三种途径:一是血液传播,即经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二是母婴传播,多数是胎儿在分娩过程中被感染,少数为宫内感染;三是性传播。
古维立介绍,目前乙肝病毒在国内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是母婴垂直传播,主要有宫内感染、分娩期感染及产后感染,其感染风险大小取决于乙肝病毒在母体内复制的活跃程度,所以,他提醒所有孕妇在产前需要进行乙肝筛查。
慢性乙肝携带者或患者通过母婴阻断,也完全可以生下健康的宝宝。
首先,在妊娠前需进行乙肝e抗原(HBeAg)、HBV DNA载量及肝功能检查,评估或治疗后怀孕可以减少乙肝传播给胎儿的风险。
其次,所有HBsAg阳性的孕产妇所生的新生儿,均需在出生后24小时内(最好是在12小时内,越早越好)注射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HBIG)100U,联合乙肝疫苗阻断效果更好。
高危人群
需半年复查一次
不少人都听过"乙肝→肝硬化→肝癌"三步曲的说法。但乙肝真的如此可怕吗?它离肝癌还有多远?有办法阻止肝癌发生吗?
古维立表示,如果不进行有效治疗,每年有10%~30%的慢性乙肝患者经过5~10年会发展为肝硬化,乙肝肝硬化中又有5%~10%的患者经过至少5~10年转变为肝癌,也有少数患者是肝硬化及肝癌同时发生的,即不经历肝硬化阶段。虽然乙肝尚不能治愈,但是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有效预防病情的进展。即使得了乙肝,通过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抑制病毒的复制,绝大多数乙肝患者的病情会得到有效控制。
他建议,35岁以上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有慢性肝炎、肝硬化5年以上,直系亲属三代中有肝癌家族史的人,每半年进行一次甲胎蛋白检测和肝脏B超检查,是早期发现肝癌的最有效方法。
同时他也特别提醒人群中的健康"病毒携带者",他们肝功能基本正常,化验检查是"大三阳"或"小三阳",没有其他症状,病情特别容易被忽视,也应该定期复查乙肝病毒DNA、乙肝五项常规检查、肝功能和腹部彩超,及时把握疾病的情况,阻断疾病进展;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不要暴饮暴食,保持饮食均衡,戒烟戒酒,保证适量的运动。(全媒体记者伍仞 通讯员袁友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