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一个万物蓬勃生长的季节,然而对于糖尿病人来说,也是一个极容易被病菌侵袭,导致病情加重的危险时期。
山医大二院内分泌科医生副主任医师王晓娟提醒,"糖友"春季防感冒与控糖同样重要,此外,春季还需注意足部保养,防范糖尿病足,以平安度过"多事之春"。
A 春季反复发热需警惕
省城市民吴女士是一位有着16年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每天打胰岛素,定期到医院疗养。今年年初两次到医院检查,血糖都控制得很好,就没有坚持每天监测。最近,吴女士从外地旅游回来,天气变化大,加上旅途劳累,有点感冒,开始是咳嗽胸闷,有点发热,全身酸痛,她认为是普通感冒,自己吃了点药。一个星期后,吴女士发热症状越来越明显,恶心乏力,体温竟高达40℃,血糖升至25.7毫摩尔/升,赶紧到医院就诊。入院后检查,血常规提示感染,张女士仍然持续高烧,逐渐出现血压下降、血氧饱和度下降、意识模糊等感染性休克的表现。经过胸、腹部CT等进一步检查,医生发现张女士肺部感染严重,肝部出现脓肿。
王晓娟介绍,肝脓肿是细菌、真菌等多种微生物引起的肝脏化脓性病变,最常见的症状为寒颤、发热、恶心、呕吐、腹痛、乏力。糖尿病患者不仅比常人更易患上感冒,而且感冒起来往往要比普通人的症状严重。因为"糖友"抗感染能力低、对感染灶的自我修复能力较弱,一些细菌感染会从上呼吸道感染快速发展成为肺部感染,且不易被控制。细菌也容易随血流进入肝脏,在肝内繁殖形成脓肿。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是严重的感染,可能导致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对于糖尿病合并反复发热的患者,要考虑到并发肝脓肿的可能,应尽早明确诊断,给予积极抗感染治疗。"王晓娟说。早期进行脓肿穿刺引流,辅以局部抗生素治疗可以起到缩短病程、提高预后的效果。糖尿病患者对于感冒不能掉以轻心,必须严加预防。平时要保持居室空气流通,在感冒流行期间,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外出时要戴口罩,并注意随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此外,可做适量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
B 感冒易引发酮症酸中毒
柳先生患糖尿病多年,平时严格控制饮食和适度运动,规律注射胰岛素,血糖控制平稳。入春后天气多变,郭先生几次出现感冒。1周前,他再次感冒发烧,没什么食欲,担心进食少会出现低血糖,就自己把胰岛素停了。没想到几天后出现了恶心、呕吐的情况,测量发现空腹血糖高达18毫摩尔/升。家人急忙把柳先生送到医院,根据检查结果分析是因为感冒引起感染,诱发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擅自停药加剧了病情的发展。
王晓娟表示,感冒发烧不仅会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进食,更重要的是,这种应激状态会刺激机体分泌大量的应激性激素(如肾上腺素)来对抗疾病,而后者会抑制胰岛素的作用,导致血糖显著升高或大幅波动,极易诱发"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前者多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后者多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王晓娟提醒,糖友切不可擅自停用胰岛素,哪怕一两次,都有可能发生严重的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相对1型糖尿病一般不需要依赖胰岛素,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几率较1型糖尿病小,但2型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严重感染,或处于应激状态时,体内就会分泌大量的皮质激素,这种激素可以对抗胰岛素的作用并促进分解代谢,导致酮体生成过多。当发生感染时,病人食欲一般会比较差,自作主张的减药或者停药,这样反而更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王晓娟表示,糖尿病人在生病期间尤其需要加强对血糖和尿酮体的监测。通常要求一天至少测4次血糖,即清晨空腹及三餐后两小时血糖监测,当血糖>13.9毫摩尔/升时,还要每4—6小时测一次尿酮体。检测尿酮体非常必要,因为感冒、发烧、感染等应激因素容易诱发酮症酸中毒,尤其对1型糖尿病人或年龄较大的糖尿病友更是如此。
C 预防糖尿病足 定期洗脚
"糖尿病患者多有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春季天气转暖,很多平时脚汗较多的糖友足部皮肤容易发生破损或溃疡,经久不愈会形成糖尿病足。"王晓娟介绍,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是一种损及神经、血管、皮肤甚至骨骼并致其坏死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它会激发感染,严重的还会发展为坏疽导致截肢。
那怎么预防糖尿病足呢?王晓娟表示,首先要每天晚上看看自己的脚,有没有溃疡、水泡等,因为糖尿病患者的感觉功能减退,即使出现破裂,也有可能觉察不到,所以一定要每天检查;其次要定期洗脚,水温不宜过高,可以让家属帮忙调节水温,防止烫伤,同时泡脚时间不宜过长,10分钟左右即可;另外,患者需要选择合适的鞋袜,袜子要选择松软、宽松的,不要穿弹性太强的,鞋一定要选择舒适的,推荐厚底的布鞋。
王晓娟提醒,如果皮肤干燥,可以选择一些油膏类护肤品,但需要注意一点,不要往脚趾间和有溃疡的地方涂抹。"如果出现问题,自己又解决不了,这个时候一定要及时咨询医生,接受正规治疗。"王晓娟表示。(记者 张婷 实习生 付梦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