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9日 星期二

上海频道: 人民网评:单院长,值得这个时代给他一个美好的“下场”

上海频道
上海频道 
人民网评:单院长,值得这个时代给他一个美好的"下场"
Apr 9th 2019, 00:00, by 李泓冰

  故宫会记住单霁翔。我们也会。

  在历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中,他显然是知名度最高、也是争议相伴的一位。

  在故宫的7年,单霁翔无疑做了很多事。对普通游客来说,最重要的,是故宫"活"了、"火"了,有亲近感了。

  有两件事,具有象征意义。故宫的大门,从前只为皇上开启,后来只为"贵宾"而开。因为一位东北大爷的抱怨,单霁翔决定设了三个安检口,"让观众自由选择,想当皇帝当皇帝,想当大臣当大臣"。再有,就是今年的元宵节,"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故宫94年来首次开放夜场,3500张票,3000万人抢……

  故宫门户开放的故事,我们隐隐然读出了"平等"二字。在文化面前、历史面前,每一个后人,无论品级尊卑,无论学养高低,无论贫富差异,都有顶礼膜拜,或好奇张望的权利。最为等级森严的故宫,变得家常了——在"正大光明"因精心重布灯光而从幽暗变得明媚之际,在排队可以喝到宫里烧的热水以及泡方便面之际,在渴求与国宝一亲芳泽的"故宫跑"之际,在文创产品让昔日的"奴才"、"臣下"的后人们也可以动辄称"朕"之际……

  故宫"看门人"的这番苦心孤诣,在他转身离去时,适时留下了一些值得琢磨的问号。

  在这个手指轻点便能与全球顶级艺术品谋面的时代,任何文物都触手可得,细节放大、专业点评、回放重温,得来全不费功夫,为什么人们、特别是"外行"们,都还一定要到故宫和国宝直接谋面?

  把陆游的诗改上两个字,便可洞悉今人心事:网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物要躬行——唯有零距离,方能穿越千百年,和不同朝代先贤团团揖坐,如见先人伏案时毫端蕴秀,如嗅先人泼墨处芝兰之气,如闻君臣晤对的激烈词锋,更和明清君臣妃嫔们在同样的殿堂见到同样的夕阳、穿越同样的长廊,想着重重叠叠不同的心事……感谢故宫,让我们有幸目睹运笔于1600多年前的晋人书信、涂抹于万国来朝的大唐遗墨,以及历经战火、兴衰甚至阴谋而幸存的宋代山水与明清园林……当那些漫长的劫后余生故事,那些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用"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当代国人便从这些点点滴滴的相触相拥中,滋养出文化上的浩然之气。

  故宫,如此这般的门户开放,让我们既为"看门人"的慧心、也为"进门人"的虔心感动,忍受拥挤和长队,只为享受片刻的精神洗礼。

  因此,网红故宫,也是一种提醒。

  国人对历史人文的饥渴,与文化供给、文化创意的稀缺形成巨大反差。无数"月光宝盒"仍然深藏甚至蒙尘,需要专业的、有创意且有时代感的打开方式。

  单院长不仅在守护故宫,也在经营故宫。有时这也为他带来争议,而争议也为故宫带来新的"流量",新的变革。文物不能市场化,但文化可以成为产业,文化产业特别是经典文化的粉丝广布,不但具有人文传承的意义,在当下也可提振信心,成为经济发展的"突围部队"。国际经验表明,在经济爬坡阶段,文化市场往往能产生某种"口红效应",文化创意产品具有不可替代的精神激励作用,并为自己赢得宝贵的发展机遇。

  如果能有更多的专业"看门人",用文化的力量、市场的力量、社会的力量、高新技术的力量,让久藏深闺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成为人们争相打卡的网红,开发出源源不绝的文化创意产品,培育创新型新文化业态,深孚民心,深具发展空间。

  "故宫历史上有六任院长,我是第六任。每一任院长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是每一任院长都没有好下场。故宫有无数的庭院,进来一个小偷就能把一个院长搞下去……平常说做事要万无一失,我们一失就万无。你做9999件事,一件事没做好,文物损坏了,你就必须要下台,这就是故宫博物院院长的责任。"

  如履薄冰的单院长,在故宫走破了20多双布鞋,值得这个时代给他一个美好的"下场"……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