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4日 星期日

上海频道: 我科学家主导的甲状旁腺激素受体结构与功能研究获重大突破

上海频道
上海频道 
我科学家主导的甲状旁腺激素受体结构与功能研究获重大突破
Apr 14th 2019, 00:00, by 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4月13日电 (记者 姜泓冰) 国际顶级学刊《科学》杂志4月12日以长文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家引领的合作研究成果——应用冷冻电镜技术精准解析了1型人源甲状旁腺激素受体与Gs蛋白复合物的三维结构,揭示了其长效激活状态下的分子动力学机制,为创制治疗骨质疏松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和恶病质等疾病的新药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团队和王明伟团队、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张岩团队以及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Jean-Pierre Vilardaga团队共同合作完成。

全球有超过2亿的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65岁以上女性更是达到51.6%。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

甲状旁腺激素(PTH)是一种典型的内分泌激素,作为调节血钙水平的关键因子,对维持机体离子稳态和骨骼健全至关重要。PTH与在骨细胞和肾脏细胞中高表达的B类G蛋白偶联受体(GPCR)家族成员PTH1R特异性结合后激活下游信号通路,进而调节体内的钙磷代谢。因此,PTH1R是公认的骨质疏松症治疗靶点。

上述四个团队的科学家和研究生在徐华强和王明伟的分工协调下密切合作,刻苦攻关,先后突破了受体表达量低、蛋白稳定性差和复合物形成难等技术瓶颈,获得了长效配体LA-PTH与PTH1R及Gs蛋白结合的复合物,展现了LA-PTH与胞外及跨膜结构域结合的细节,揭示了受体激活的分子机制及其与G蛋白三聚体相互作用的界面。这是首次报道的全长激活状态1型人源甲状旁腺激素受体之立体结构和首个处于长时激活状态下的GPCR三维结构,同时阐明了持续激活时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信号的转导机理,也增进了人们对B类GPCR分子识别机制的认识。

组织此次攻关"战役"的四位领军人才各有专长,优势互补,长期致力于B类GPCR的结构和/或功能研究。徐华强曾解析了PTH1R胞外区与多肽配体结合的三维结构;王明伟曾共同领导了跨膜区及全长胰高血糖素受体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晶体结构的确定;张岩擅长于应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生物大分子的立体结构;Jean-Pierre Vilardaga则是甲状旁腺激素研究领域的翘楚。中美两国科学家强强联手,共享资源,仅用一年多的时间便攻克了这个举世瞩目的科学难题,所解析结构的精度在B类GPCR受体中首屈一指。徐华强课题组赵丽华副研究员和博士研究生马山山、浙江大学沈丹丹博士和美国匹兹堡大学Ieva Sutkeviciute博士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长效配体(LA-PTH结合的1型人源甲状旁腺激素受体(PTH1R)与Gs蛋白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