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从原始部落到封建社会的宗族文化,再到现代的家庭,一代代传承下来延续至今都需要遵守祖训,这种祖训也应就是家训,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庭文化的成员行为指南。
《朱子家训》有二,一为明末著名理学家朱柏庐所作,二为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所做。今天说说朱柏庐的《朱子家训》,全文524字,朗朗上口,成为家喻户晓的教子治家的经典家训,从清至民国,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課本之一。其中一些警句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在今天仍然具有教育意义。《朱子家训》之所以三百年间在中国有这么大的影响,除了它的修身齐家的理想与追求,还有全文用一种既通俗易懂的形式,容易被广大民众接受,
今将《朱子家训》放在《蒙书讲义》之首,就说明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启蒙教育,对小孩子的教育首先从家中的点点滴滴小事教起。
《朱子家训》28则:
家门和顺,虽饔(yōng)飧(sūn)不继,亦有馀(yú)欢;国课早完,即囊(náng)橐(tuó)无馀,自得至乐。
家里和气平安,虽缺衣少食,也觉得快乐;尽快缴完赋税,即使口袋所剩无余也自得其乐。讲到家门和顺,也就是一家和和气气,长辈慈祥,晚辈孝敬,整个家是一团和气。虽然三餐吃得不是很好,但是人和的家庭气氛,是让每个人不管是成长、生活都是很愉悦的。说到这里无限感慨,三四十年前物质生活不是很好,但是大家过得开心快乐。现在的人吃的好,物质享乐好,却成天说没胃口,吃什么都不香。整形愁眉苦脸,心情不好。抱着手机也不和家里其他人交流,每个人该尽的义务都没有做到。
我国有句著名的格言:" 家和万事兴"。这里所谓的"家和" , 就是指良好的家庭伦理道德环境和氛围。作为父母要抚养教育好子女,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要培养好子女,在生活上使孩子多经受艰苦生活的锻炼,吃一点苦才能有更大的出息。在品德上塑造孩子高尚的品德,使之成为有用的人。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父母的行为教育会无形之中影响到孩子,孔子布衣,传十余世,无不体现出良好的家训对世人的影响,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她在这个家庭里吸取到什么样的能量,决定她能否更加美好的长大。现在社会上流传的"富二代""官二代"之类的,无不是以金钱、权力来评定,有哪一个是以道德评判的,所谓富不过三代,其实就是家风没有很好的传承或者说根本就没有一个好的家风,而造成的。家庭教育的缺席,家庭教育的低俗,不良行为的影响,会让一张纯白的布染得乱七八糟。身不修,家何以齐?道不遵,德何以复?
既然说到言传身教很重要,那么家长提高个人的修养是必不可少的,这不是凭空想象就可以做到的,而是要在平时的家族生活中不懈实践。居家过日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治好家,就必须日复一日做许多琐碎事,亲自操劳,让孩子看到你所做的,全家老少保持一种好习惯,日复一日,家业维持得以兴旺。这些家族小事,包括夫妻间相处平和恩爱,生活中勤俭,不贪小便宜等。
如果一个家庭不懂得建设家风遵守家训的重要性,就如同在大海中航行的一艘小船没有雷达一样的没有方向。而家德树立不起来,社会更加的混乱不堪。大家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做官的贪污受贿, 经商坑蒙拐骗,不管是吃的还是用的假货泛滥, 坑害消费者。医无医德, 乱开药收回扣。我们应该沉思社会究竟怎么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丑陋现象?号称礼仪之邦的中国文明,走到今天这一步,谁之过?我们不说社会制度之类的,首先家庭的教育就没有做好,导致了许多人唯利是图,毫无道德可言。家庭风气这样差,社会风气又怎么会好?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流传下来谚语或许可以说明家教的重要,例如"忠臣出于孝子之门" 、"老子偷瓜盗果, 儿子杀人放火" 都表明了家庭教育对后代的影响,可见要想孩子长大入世后有良好的品德,有美好的灵魂,应当从家庭伦理道德抓起。只要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具有良好的道德, 每个家庭都和睦亲密, 那你还会遇到孩子打了过期的疫苗这些事吗?
怎样更好的进行家教? 怎样促进家庭内部和睦亲密?其实这方面有许多古代成功的例子可以学习,比如颜真卿家族、曾国藩家族的成功都是有良好家风的传承。按照传统说法要做到教子有方,首先要父慈母爱,才能子孝,子孝才能家和。
至于教子有方, 有千差万别的理解和方法,有一点可以肯定,孩子不能娇生惯养,正所谓"儿小任情骄惯, 大来负了亲心。费尽千辛万苦, 分明养了仇人。"而在小时候的学校教育中也只是提倡"五讲" 、"四美"的口号, 压根儿就没有"爱父母"这条, 加之家族教育中对孩子太宠爱,什么都替孩子包办,使得孩子觉得自己的事是最大的事,自己是最重要的,父母都不重要,以为父母对自己做任何事都是天经地义, 长期以往,孩子乱发脾气,不尊重父母的习性会显露出来,那时候还有什么家族和顺可言? 还有一些家长,给孩子买最贵最好的,她认为这样是对孩子好,却不知养成了孩子的挑食厌食、不知足的坏习惯。
我们有多久没有安心地坐在一起享受食物带来的愉悦感了?现在的家长都太焦虑了,育儿焦虑来源于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家庭被这种焦虑感笼罩,大人孩子都无法快乐。其实家长所做的就是做好家庭教育,使家庭和顺,该来的美好总会到来。推荐这篇《朱子家训》,希望家长和孩子一起读。做家长的读了,知道怎样管理家庭、怎样教育子女;孩子读了,知道怎样做人。"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囊橐无余,自得其乐",这是一位老者的最高理想,也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生活方式。去体验了几次"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既昏便息,关锁门户"的日子吧,那是一种久违的宁静与智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