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逍遥散"是调养气血名方? Apr 22nd 2019, 00:00, by 北京朝阳区中医医院医师 王红蕊 逍遥二字,最早见于《庄子·逍遥游》。观其名,知其效,意思是吃了这种药,心情开朗,烦恼抛诸脑后,好似神仙一般逍遥快活。我自从事临床工作以来,时常被逍遥散的神奇功效所折服,对其情有独钟。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治妇人诸疾》,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话说宋朝的时候,皇帝非常重视医药,建国之初,兵荒马乱,老百姓疾病甚多,身体状况也不好。宋朝皇帝建国以后,立志让社会稳定,休养生息,解百姓之疾苦。朝廷让老百姓献方,认为只要掌握了好方剂,治病的钥匙就找到了。于是宋代搜集了大量的医方,很多人都以搜集良方为荣。宋朝政府把良方搜集出来以后,整理了出了几部大型的方书。其中《太平惠民合剂局方》就是其中一部。这部书是皇帝命令当时的太医局编写的,然后不断修订,直到南宋时还在增补,我们现在使用的很多名方,都是出自这部书,比如牛黄清心丸、苏合香丸、紫雪丹、四物汤、藿香正气散等,其中就有我们今天讲的逍遥散。 逍遥散由柴胡9g 当归12g 生白芍9g 白术9g 茯苓9g 甘草6g 薄荷6g 炮姜3g组成。主治肝郁血虚所致的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见往来寒热,或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舌淡红、脉弦而虚者。肝郁血虚,脾土不和;气机不疏,往来寒热,肋胁痛胀;肝脾失调,神疲食少,气血失和。方以柴胡疏肝解郁;当归、芍药补血养肝;白术、茯苓健脾理中;薄荷、生姜疏散条达;甘草和中健脾,诸药合之,肝郁得解,脾虚得补。肝脾之治,贵于疏解调和,气血之治亦贵于斯。见肝之病当先实脾,见脾之病当以疏肝;脾气健,则营血有源,肝有所藏;肝气舒,则气机条达,脾有所主。二者互依互存,有生有制,是维系后天气血之脏。所以治疗肝脾,气血之病,莫过于疏解、调养,使其"和"之。肝脾调则气血和,人逍遥。故逍遥散是调和肝脾,调养气血的代表方剂。 临床上逍遥散的用途非常广泛,只要有逍遥散的适应症,应用本方大都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