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2日 星期一

上海频道: 世界读书日|本土还是进口?你会为孩子选择怎样的童书

上海频道
上海频道 
世界读书日|本土还是进口?你会为孩子选择怎样的童书
Apr 23rd 2019, 00:00, by 人民网

  资料图(摄影:汪伟秋)

  东方网记者包永婷4月23日报道:为孩子买书,你的首选是原创童书还是进口童书?中国原创童书有没有竞争力?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老牌童书出版社和新兴童书出版社,以及资深出版人、作家,还原中国原创童书及其未来走向。

  现状:正在崛起,仍需加油

  早在2015年,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应邀去美国与读者分享其英文版小说。有位翻译告诉秦文君,中国原创儿童文学里,小说是最强的。正如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辑唐兵所说,前十几年,中国将全世界最好的童书特别是图画书引进来,包括国际安徒生奖、纽伯瑞儿童文学奖、凯迪克绘本奖等获奖作品。但是近几年,不管是儿童文学还是图画书,中国原创的力量正在崛起,国内的优秀作家、插画家正在走向世界。秦文君的《男生贾里》、沈石溪系列动物小说、"凯叔童书"……月初的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上,中国优秀的原创童书作品与国外童书同场竞技。中国作家已经有机会走出国门去参加各种国际书展,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世界交流。

  "我们要有一流的现实主义的儿童小说,同时也要开拓世界性的幻想小说。"秦文君认为未来儿童文学将迈入幻想时代,这也是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薄弱之处。近年来,她创作了《王子的长夜》《变形学校》,策划《小熊包子》系列等幻想题材作品。秦文君认为,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可以着眼于有着东方审美、世界表达的幻想题材。

  对原创好童书和好作家的挖掘,中国出版人从没有停止过。唐兵透露,少儿社这几年加大了对中青年作家的培育、推广力度,涌现出郭姜燕、刘虎等优秀中青年作家。今年创立的"小巨人原创"系列,将着力扶持新锐的中青年作家推出文学作品。

  发力点:寻找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出口

  面对互联网时代下不断出现新的阅读方式,各家出版社也在积极布局。上海译文出版社童书中心副主任张顺表示,未来三年内,原创童书主要考虑适合学龄前后、小学阶段的儿童文学作品和人文艺术类选题,力争为每一套主推作品同步推出电子书、有声书,并针对图书内容开发面向学生、家长的阅读增值服务。

  少儿社则计划今年下半年将推出一款名为"小青蛙讲故事"的听书APP。唐兵介绍,该APP将整合少儿社低幼年龄段的图书、杂志资源,为8岁以下的孩子提供另一种阅读方式。孩子们可以根据主播的语音、语调以及背景音乐轻松阅读,想象故事的画面。

  作为业内人士,唐兵认为,适合3到8岁孩子阅读的童书种类繁多,但0至3岁阶段的原创童书还是个可以挖掘的空间,比如布书、玩具书、立体书、摸摸书等适合婴幼儿的阅读产品,国内原创开发的空间还比较大,值得下力气布局和发展。

  业内人士为家长如何选择童书支招

  当被问到"你会为自己的孩子选什么书"的时候,很多业内人士都会仔细地想一会再回答。卢俊给孩子选书的标准简单概括为六个字"有趣、有识、有品"。

  卢俊解释,"有趣"是指创意价值。阅读作为为青少年和儿童提供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趣味性应该是儿童阅读的第一准则。创意和创新性,是孩子们感兴趣的本质。老生常谈和内容创意属性低的阅读产品,孩子们第一次见可能会觉得新鲜,见多了就会疲劳。在他看来,具有创意性和创新性图书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家长们为孩子选书的核心标准。他认为,家长们不必一味地拒绝混合媒介的阅读产品,创意性阅读产品"喂养"的孩子,未来也才有可能为这个世界回馈创意。

  "有识"是指阅读内容必须有见识、知识与智识。卢俊认为,要选择可以帮助孩子们增长见识、掌握知识、提升智识的阅读产品。知识是信息密度的一个参考坐标,知识属性高,也就意味着有价值信息的密度高,孩子的阅读获得感就强。家长应当根据孩子的成长阶段,不断地给孩子推荐知识密度合适的阅读产品,帮孩子从小逐步树立正确的知识观。

  "有品"是指阅读产品的品质、品位。"各位家长一定要警惕所谓的9.9元包邮的绘本或者童书。"卢俊强调,在童书材料品质上,需要有安全环保的印装质量,不利于孩子健康的阅读产品绝对不能给孩子买。而在内容品质上,需要有严格的把关人帮助家长选择内容,目前比较简便的方式就是要根据优质品牌来选图。他还表示,选书要有美学标准,一本书如果做得太丑,哪怕再有价值也不值得推崇。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