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8日 星期四

上海频道: [网连中国]你的城市,还有报刊亭吗?

上海频道
上海频道 
[网连中国]你的城市,还有报刊亭吗?
Apr 19th 2019, 00:00, by 人民网

昆明路边的邮政报刊亭,购买报纸刊物的大多是中老年读者。薛丹 摄

昆明路边的邮政报刊亭,购买报纸刊物的大多是中老年读者。薛丹 摄

  曾经,报刊亭可能是除了菜市场和博物馆外,最具特色也最能承载共同记忆的公共空间,它像点缀在城市里的文化纽扣,承载着一代代人的记忆。曾经的我们,或许是某本杂志的粉丝,会在每月固定的日子去固定的书报亭,与店主有一份心照不宣的交集。如今,随着数字化阅读时代的到来,作为陪伴一代人成长的报刊亭早已变了模样,甚至正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

  你的城市,还有报刊亭吗?

  呼和浩特:曾经的报刊亭 现在的小卖部

  "'报刊亭'这仨字我都快回忆不起来了。"生活在呼和浩特的郭伟伟说,在她的印象中,报刊亭是不经意间从生活中消失的。如今走在呼和浩特的路上,已经看不到多少报刊亭了,偶尔遇到还在营业的,也都摆满了零食以及各种饮料。

  "我是2005年来呼和浩特工作的,那时候街上的报刊亭还随处可见,我也会定期去买报纸杂志。"郭伟伟说,"现在单位给定了报纸,杂志一般都在便利店和网上买了。现在的报刊亭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街边的小卖部。"

  上海:报刊亭是现代大都市的小情怀

  "以前每天去报刊亭买杂志,就像现在每天上班打卡一样,已经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毕业快十年的秦女士是某周刊的忠实粉丝,上大学的时候,她每期都会买。"那时候觉得很贵,每本要15元,毕业时回想,自己最大的财富应该就是那些一期不漏的杂志。"

  秦女士感叹,曾经分布在上海的各个角落的报刊亭,体现了上海这座现代大都市极具情怀与温度的一面。"虽然现在手机里装了好多电子书APP,但始终觉得缺点什么,这或许就是所谓的'仪式感'吧!"

  合肥:卖零食成了报刊亭生存的救命稻草

  "智能手机和网络阅读的普及对实体刊物的冲击很大。"在安徽合肥,50多岁的欧女士从2013年开始经营报刊亭,如今她的报刊亭里只有寥寥几本杂志,报纸也已经不再卖了。

  "早上摆多少份报纸,到晚上关门还是多少份,完全卖不动。"欧女士说,报刊亭是他们夫妻俩唯一的收入来源,"报刊没人买,但我们还得生活,只能靠卖水、卖零食、打印、复印、代缴水电费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来维持生计。"

  厦门:"豆浆油条一张报"的日子或为追忆

  报刊亭数量的减少,让许多有读报习惯的中老年人不得不开始学习用电子产品获取信息,但他们还是怀念去报刊亭购买报纸的感觉。

  王先生是一位"老厦门",在槟榔东里居住超过30年。"豆浆油条一张报"是他每天晨练完回家的标配。王先生回忆说,之前在湖明路上有一座报刊亭,每天晨练后,他都会顺路买上早餐和报纸。"不知何时开始,报刊亭消失了。"他感叹,"现在想要买报纸,得徒步一公里多到莲坂天桥下面的报刊亭,真的很不方便。"

  武汉:保留报刊亭,是保留老报人对它的怀念

  在62岁的医务工作者张先生看来,城市报刊亭的多少、读报人的多少、报纸质量内容的好坏都与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息息相关。

  "我一直喜欢读报,喜爱报刊亭。"张先生介绍,由于自己工作的原因,年轻时经常出差,每到一个城市,行李一放,就到酒店门口找报刊亭、买报纸。"虽然现在其它形式的媒体很多,平时阅读也很方便,但它们都缺乏那种报纸那种扑面而来的那种震撼和满足感。"张先生说,"我希望每个城市尽可能保留报刊亭,保留报纸,保留我们这些老报人对它的怀念。"

  长沙:一天就赚三四块,坚守只为情怀

  "算起来,我们这家报刊亭开了都快20年了。"蔡奶奶在长沙市一中附近经营一家报刊亭,售卖报纸、杂志为主,矿泉水和零食卖得很少。说起经营状况,蔡奶奶叹了口气,"以前报纸卖得好,现在生意不行了,年轻人都看手机去了,现在来光顾的都是附近的老街坊。一天下来,也就二十多个老顾客来买报纸,总共就赚三四块钱。"

  蔡奶奶说,这家报刊亭原本是他老伴儿在经营,但6年前老伴儿生病去世了。"其实这几年都是入不敷出的状态,但这是老头子的念想,我和儿子会坚持到撑不下去的那天。"

  南宁:光顾报刊亭的人通常是买水或者问路

  广西大学正门有两家报刊亭,其中一家已经关闭。另外一家报刊亭的柜台上摆满了零食和饮料,只在不显眼处放着《南宁晚报》《南国早报》两份报纸。

  为了贴补家用,50多岁的廖先生去年9月从玉林来到南宁,在儿子承包的报刊亭帮忙。廖先生说,报刊亭位于公交站和地铁口交接的地方,光顾的人并不算少,但通常都是买水或者问路,真正询问书报杂志的却没有几个。

  廖先生算了一笔账,一个月的租金要1000多元,基本月利润刚抵消租金,剩余的没有多少。"一份报纸才卖2毛钱,手机上信息那么丰富又新鲜,年轻人基本不会买报纸来看的。等今年9月份合同到期,我们就不做了。"

  海口:到报刊亭去翻一翻、看一看是情怀

  "现在工作都比较忙,能闲下来读一下自己喜欢的报纸或杂志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家住海口的李女士说,定期阅读杂志和报纸,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虽然现在网络发达,很多人手机不离手,电商的出现也对传统书店和报刊亭等行业的冲击很大。但对我来讲,回家的途中或晚上散步的时候在报刊亭买上一份读物,才是'生活'"。

  李女士还感叹,现在的报刊亭少了,没有以前那么方便了。"但就算多走两公里,我也还是希望到报刊亭去翻一翻、看一看,这是一种情怀。"

  重庆:怀念报刊亭,就像怀念自己的青春时光

  沙坪坝区是重庆的文化区之一,南开中学就位于沙坪坝区核心商圈附近。对于不少南开学子来说,学校门口的报刊亭是他们学生时代最重要的回忆。

  2015级学生王珊珊回忆说,在高三的紧张时刻,去学校门口的报刊亭买上几本杂志是为数不多的放松方式之一,"我们会把自己买的杂志在全班传阅,大家一起分享,在当时这是班里的一个'传统'。到现在我还是很怀念那些报刊亭,怀念它们,就像怀念我的青春时光。"

  乌鲁木齐:刊物寥寥 副食品成为报亭"主角"

  今年57岁的陈怀英,已经从事了20年报刊亭生意,从乌鲁木齐铁路局商圈搬迁到汇嘉时代旁,她见证了这座城市报刊亭的历史变迁。

  "现在手机上各种新闻资讯应有尽有,没有多少人会再专门跑来买报纸了。以前一天能卖五十多份报纸,现在我都不敢进报纸了,一天十几份都卖不到。"如今在她的报刊亭里,报纸被放置在了货架的最底层,刊物也是寥寥无几,取而代之的是零食、饮料、香烟等副食品。

  (曾帆、李睿、龚莎、苗子健、陈博、张沛、王郭骥、何萌、朱晓玲、枉源、姚於、韩婷,实习生罗月颖)

 

天津市民在报刊亭购买刊物。孙一凡 摄

天津市民在报刊亭购买刊物。孙一凡 摄

  曾经,报刊亭可能是除了菜市场和博物馆外,最具特色也最能承载共同记忆的公共空间,它像点缀在城市里的文化纽扣,承载着一代代人的记忆。曾经的我们,或许是某本杂志的粉丝,会在每月固定的日子去固定的书报亭,与店主有一份心照不宣的交集。如今,随着数字化阅读时代的到来,作为陪伴一代人成长的报刊亭早已变了模样,甚至正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

  你的城市,还有报刊亭吗?

  呼和浩特:曾经的报刊亭 现在的小卖部

  "'报刊亭'这仨字我都快回忆不起来了。"生活在呼和浩特的郭伟伟说,在她的印象中,报刊亭是不经意间从生活中消失的。如今走在呼和浩特的路上,已经看不到多少报刊亭了,偶尔遇到还在营业的,也都摆满了零食以及各种饮料。

  "我是2005年来呼和浩特工作的,那时候街上的报刊亭还随处可见,我也会定期去买报纸杂志。"郭伟伟说,"现在单位给定了报纸,杂志一般都在便利店和网上买了。现在的报刊亭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街边的小卖部。"

  上海:报刊亭是现代大都市的小情怀

  "以前每天去报刊亭买杂志,就像现在每天上班打卡一样,已经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毕业快十年的秦女士是某周刊的忠实粉丝,上大学的时候,她每期都会买。"那时候觉得很贵,每本要15元,毕业时回想,自己最大的财富应该就是那些一期不漏的杂志。"

  秦女士感叹,曾经分布在上海的各个角落的报刊亭,体现了上海这座现代大都市极具情怀与温度的一面。"虽然现在手机里装了好多电子书APP,但始终觉得缺点什么,这或许就是所谓的'仪式感'吧!"

  合肥:卖零食成了报刊亭生存的救命稻草

  "智能手机和网络阅读的普及对实体刊物的冲击很大。"在安徽合肥,50多岁的欧女士从2013年开始经营报刊亭,如今她的报刊亭里只有寥寥几本杂志,报纸也已经不再卖了。

  "早上摆多少份报纸,到晚上关门还是多少份,完全卖不动。"欧女士说,报刊亭是他们夫妻俩唯一的收入来源,"报刊没人买,但我们还得生活,只能靠卖水、卖零食、打印、复印、代缴水电费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来维持生计。"

  厦门:"豆浆油条一张报"的日子或为追忆

  报刊亭数量的减少,让许多有读报习惯的中老年人不得不开始学习用电子产品获取信息,但他们还是怀念去报刊亭购买报纸的感觉。

  王先生是一位"老厦门",在槟榔东里居住超过30年。"豆浆油条一张报"是他每天晨练完回家的标配。王先生回忆说,之前在湖明路上有一座报刊亭,每天晨练后,他都会顺路买上早餐和报纸。"不知何时开始,报刊亭消失了。"他感叹,"现在想要买报纸,得徒步一公里多到莲坂天桥下面的报刊亭,真的很不方便。"

  武汉:保留报刊亭,是保留老报人对它的怀念

  在62岁的医务工作者张先生看来,城市报刊亭的多少、读报人的多少、报纸质量内容的好坏都与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息息相关。

  "我一直喜欢读报,喜爱报刊亭。"张先生介绍,由于自己工作的原因,年轻时经常出差,每到一个城市,行李一放,就到酒店门口找报刊亭、买报纸。"虽然现在其它形式的媒体很多,平时阅读也很方便,但它们都缺乏那种报纸那种扑面而来的那种震撼和满足感。"张先生说,"我希望每个城市尽可能保留报刊亭,保留报纸,保留我们这些老报人对它的怀念。"

  长沙:一天就赚三四块,坚守只为情怀

  "算起来,我们这家报刊亭开了都快20年了。"蔡奶奶在长沙市一中附近经营一家报刊亭,售卖报纸、杂志为主,矿泉水和零食卖得很少。说起经营状况,蔡奶奶叹了口气,"以前报纸卖得好,现在生意不行了,年轻人都看手机去了,现在来光顾的都是附近的老街坊。一天下来,也就二十多个老顾客来买报纸,总共就赚三四块钱。"

  蔡奶奶说,这家报刊亭原本是他老伴儿在经营,但6年前老伴儿生病去世了。"其实这几年都是入不敷出的状态,但这是老头子的念想,我和儿子会坚持到撑不下去的那天。"

  南宁:光顾报刊亭的人通常是买水或者问路

  广西大学正门有两家报刊亭,其中一家已经关闭。另外一家报刊亭的柜台上摆满了零食和饮料,只在不显眼处放着《南宁晚报》《南国早报》两份报纸。

  为了贴补家用,50多岁的廖先生去年9月从玉林来到南宁,在儿子承包的报刊亭帮忙。廖先生说,报刊亭位于公交站和地铁口交接的地方,光顾的人并不算少,但通常都是买水或者问路,真正询问书报杂志的却没有几个。

  廖先生算了一笔账,一个月的租金要1000多元,基本月利润刚抵消租金,剩余的没有多少。"一份报纸才卖2毛钱,手机上信息那么丰富又新鲜,年轻人基本不会买报纸来看的。等今年9月份合同到期,我们就不做了。"

  海口:到报刊亭去翻一翻、看一看是情怀

  "现在工作都比较忙,能闲下来读一下自己喜欢的报纸或杂志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家住海口的李女士说,定期阅读杂志和报纸,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虽然现在网络发达,很多人手机不离手,电商的出现也对传统书店和报刊亭等行业的冲击很大。但对我来讲,回家的途中或晚上散步的时候在报刊亭买上一份读物,才是'生活'"。

  李女士还感叹,现在的报刊亭少了,没有以前那么方便了。"但就算多走两公里,我也还是希望到报刊亭去翻一翻、看一看,这是一种情怀。"

  重庆:怀念报刊亭,就像怀念自己的青春时光

  沙坪坝区是重庆的文化区之一,南开中学就位于沙坪坝区核心商圈附近。对于不少南开学子来说,学校门口的报刊亭是他们学生时代最重要的回忆。

  2015级学生王珊珊回忆说,在高三的紧张时刻,去学校门口的报刊亭买上几本杂志是为数不多的放松方式之一,"我们会把自己买的杂志在全班传阅,大家一起分享,在当时这是班里的一个'传统'。到现在我还是很怀念那些报刊亭,怀念它们,就像怀念我的青春时光。"

  乌鲁木齐:刊物寥寥 副食品成为报亭"主角"

  今年57岁的陈怀英,已经从事了20年报刊亭生意,从乌鲁木齐铁路局商圈搬迁到汇嘉时代旁,她见证了这座城市报刊亭的历史变迁。

  "现在手机上各种新闻资讯应有尽有,没有多少人会再专门跑来买报纸了。以前一天能卖五十多份报纸,现在我都不敢进报纸了,一天十几份都卖不到。"如今在她的报刊亭里,报纸被放置在了货架的最底层,刊物也是寥寥无几,取而代之的是零食、饮料、香烟等副食品。

  (曾帆、李睿、龚莎、苗子健、陈博、张沛、王郭骥、何萌、朱晓玲、枉源、姚於、韩婷,实习生罗月颖)

 

合肥一家报亭前摆放的寥寥几本杂志。 苗子健 摄

合肥一家报亭前摆放的寥寥几本杂志。 苗子健 摄

  曾经,报刊亭可能是除了菜市场和博物馆外,最具特色也最能承载共同记忆的公共空间,它像点缀在城市里的文化纽扣,承载着一代代人的记忆。曾经的我们,或许是某本杂志的粉丝,会在每月固定的日子去固定的书报亭,与店主有一份心照不宣的交集。如今,随着数字化阅读时代的到来,作为陪伴一代人成长的报刊亭早已变了模样,甚至正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

  你的城市,还有报刊亭吗?

  呼和浩特:曾经的报刊亭 现在的小卖部

  "'报刊亭'这仨字我都快回忆不起来了。"生活在呼和浩特的郭伟伟说,在她的印象中,报刊亭是不经意间从生活中消失的。如今走在呼和浩特的路上,已经看不到多少报刊亭了,偶尔遇到还在营业的,也都摆满了零食以及各种饮料。

  "我是2005年来呼和浩特工作的,那时候街上的报刊亭还随处可见,我也会定期去买报纸杂志。"郭伟伟说,"现在单位给定了报纸,杂志一般都在便利店和网上买了。现在的报刊亭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街边的小卖部。"

  上海:报刊亭是现代大都市的小情怀

  "以前每天去报刊亭买杂志,就像现在每天上班打卡一样,已经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毕业快十年的秦女士是某周刊的忠实粉丝,上大学的时候,她每期都会买。"那时候觉得很贵,每本要15元,毕业时回想,自己最大的财富应该就是那些一期不漏的杂志。"

  秦女士感叹,曾经分布在上海的各个角落的报刊亭,体现了上海这座现代大都市极具情怀与温度的一面。"虽然现在手机里装了好多电子书APP,但始终觉得缺点什么,这或许就是所谓的'仪式感'吧!"

  合肥:卖零食成了报刊亭生存的救命稻草

  "智能手机和网络阅读的普及对实体刊物的冲击很大。"在安徽合肥,50多岁的欧女士从2013年开始经营报刊亭,如今她的报刊亭里只有寥寥几本杂志,报纸也已经不再卖了。

  "早上摆多少份报纸,到晚上关门还是多少份,完全卖不动。"欧女士说,报刊亭是他们夫妻俩唯一的收入来源,"报刊没人买,但我们还得生活,只能靠卖水、卖零食、打印、复印、代缴水电费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来维持生计。"

  厦门:"豆浆油条一张报"的日子或为追忆

  报刊亭数量的减少,让许多有读报习惯的中老年人不得不开始学习用电子产品获取信息,但他们还是怀念去报刊亭购买报纸的感觉。

  王先生是一位"老厦门",在槟榔东里居住超过30年。"豆浆油条一张报"是他每天晨练完回家的标配。王先生回忆说,之前在湖明路上有一座报刊亭,每天晨练后,他都会顺路买上早餐和报纸。"不知何时开始,报刊亭消失了。"他感叹,"现在想要买报纸,得徒步一公里多到莲坂天桥下面的报刊亭,真的很不方便。"

  武汉:保留报刊亭,是保留老报人对它的怀念

  在62岁的医务工作者张先生看来,城市报刊亭的多少、读报人的多少、报纸质量内容的好坏都与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息息相关。

  "我一直喜欢读报,喜爱报刊亭。"张先生介绍,由于自己工作的原因,年轻时经常出差,每到一个城市,行李一放,就到酒店门口找报刊亭、买报纸。"虽然现在其它形式的媒体很多,平时阅读也很方便,但它们都缺乏那种报纸那种扑面而来的那种震撼和满足感。"张先生说,"我希望每个城市尽可能保留报刊亭,保留报纸,保留我们这些老报人对它的怀念。"

  长沙:一天就赚三四块,坚守只为情怀

  "算起来,我们这家报刊亭开了都快20年了。"蔡奶奶在长沙市一中附近经营一家报刊亭,售卖报纸、杂志为主,矿泉水和零食卖得很少。说起经营状况,蔡奶奶叹了口气,"以前报纸卖得好,现在生意不行了,年轻人都看手机去了,现在来光顾的都是附近的老街坊。一天下来,也就二十多个老顾客来买报纸,总共就赚三四块钱。"

  蔡奶奶说,这家报刊亭原本是他老伴儿在经营,但6年前老伴儿生病去世了。"其实这几年都是入不敷出的状态,但这是老头子的念想,我和儿子会坚持到撑不下去的那天。"

  南宁:光顾报刊亭的人通常是买水或者问路

  广西大学正门有两家报刊亭,其中一家已经关闭。另外一家报刊亭的柜台上摆满了零食和饮料,只在不显眼处放着《南宁晚报》《南国早报》两份报纸。

  为了贴补家用,50多岁的廖先生去年9月从玉林来到南宁,在儿子承包的报刊亭帮忙。廖先生说,报刊亭位于公交站和地铁口交接的地方,光顾的人并不算少,但通常都是买水或者问路,真正询问书报杂志的却没有几个。

  廖先生算了一笔账,一个月的租金要1000多元,基本月利润刚抵消租金,剩余的没有多少。"一份报纸才卖2毛钱,手机上信息那么丰富又新鲜,年轻人基本不会买报纸来看的。等今年9月份合同到期,我们就不做了。"

  海口:到报刊亭去翻一翻、看一看是情怀

  "现在工作都比较忙,能闲下来读一下自己喜欢的报纸或杂志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家住海口的李女士说,定期阅读杂志和报纸,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虽然现在网络发达,很多人手机不离手,电商的出现也对传统书店和报刊亭等行业的冲击很大。但对我来讲,回家的途中或晚上散步的时候在报刊亭买上一份读物,才是'生活'"。

  李女士还感叹,现在的报刊亭少了,没有以前那么方便了。"但就算多走两公里,我也还是希望到报刊亭去翻一翻、看一看,这是一种情怀。"

  重庆:怀念报刊亭,就像怀念自己的青春时光

  沙坪坝区是重庆的文化区之一,南开中学就位于沙坪坝区核心商圈附近。对于不少南开学子来说,学校门口的报刊亭是他们学生时代最重要的回忆。

  2015级学生王珊珊回忆说,在高三的紧张时刻,去学校门口的报刊亭买上几本杂志是为数不多的放松方式之一,"我们会把自己买的杂志在全班传阅,大家一起分享,在当时这是班里的一个'传统'。到现在我还是很怀念那些报刊亭,怀念它们,就像怀念我的青春时光。"

  乌鲁木齐:刊物寥寥 副食品成为报亭"主角"

  今年57岁的陈怀英,已经从事了20年报刊亭生意,从乌鲁木齐铁路局商圈搬迁到汇嘉时代旁,她见证了这座城市报刊亭的历史变迁。

  "现在手机上各种新闻资讯应有尽有,没有多少人会再专门跑来买报纸了。以前一天能卖五十多份报纸,现在我都不敢进报纸了,一天十几份都卖不到。"如今在她的报刊亭里,报纸被放置在了货架的最底层,刊物也是寥寥无几,取而代之的是零食、饮料、香烟等副食品。

  (曾帆、李睿、龚莎、苗子健、陈博、张沛、王郭骥、何萌、朱晓玲、枉源、姚於、韩婷,实习生罗月颖)

 

广州天河区体育西路地铁B出口的报刊亭,售卖饮料、生活用品。王楠 摄

广州天河区体育西路地铁B出口的报刊亭,售卖饮料、生活用品。王楠 摄

  曾经,报刊亭可能是除了菜市场和博物馆外,最具特色也最能承载共同记忆的公共空间,它像点缀在城市里的文化纽扣,承载着一代代人的记忆。曾经的我们,或许是某本杂志的粉丝,会在每月固定的日子去固定的书报亭,与店主有一份心照不宣的交集。如今,随着数字化阅读时代的到来,作为陪伴一代人成长的报刊亭早已变了模样,甚至正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

  你的城市,还有报刊亭吗?

  呼和浩特:曾经的报刊亭 现在的小卖部

  "'报刊亭'这仨字我都快回忆不起来了。"生活在呼和浩特的郭伟伟说,在她的印象中,报刊亭是不经意间从生活中消失的。如今走在呼和浩特的路上,已经看不到多少报刊亭了,偶尔遇到还在营业的,也都摆满了零食以及各种饮料。

  "我是2005年来呼和浩特工作的,那时候街上的报刊亭还随处可见,我也会定期去买报纸杂志。"郭伟伟说,"现在单位给定了报纸,杂志一般都在便利店和网上买了。现在的报刊亭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街边的小卖部。"

  上海:报刊亭是现代大都市的小情怀

  "以前每天去报刊亭买杂志,就像现在每天上班打卡一样,已经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毕业快十年的秦女士是某周刊的忠实粉丝,上大学的时候,她每期都会买。"那时候觉得很贵,每本要15元,毕业时回想,自己最大的财富应该就是那些一期不漏的杂志。"

  秦女士感叹,曾经分布在上海的各个角落的报刊亭,体现了上海这座现代大都市极具情怀与温度的一面。"虽然现在手机里装了好多电子书APP,但始终觉得缺点什么,这或许就是所谓的'仪式感'吧!"

  合肥:卖零食成了报刊亭生存的救命稻草

  "智能手机和网络阅读的普及对实体刊物的冲击很大。"在安徽合肥,50多岁的欧女士从2013年开始经营报刊亭,如今她的报刊亭里只有寥寥几本杂志,报纸也已经不再卖了。

  "早上摆多少份报纸,到晚上关门还是多少份,完全卖不动。"欧女士说,报刊亭是他们夫妻俩唯一的收入来源,"报刊没人买,但我们还得生活,只能靠卖水、卖零食、打印、复印、代缴水电费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来维持生计。"

  厦门:"豆浆油条一张报"的日子或为追忆

  报刊亭数量的减少,让许多有读报习惯的中老年人不得不开始学习用电子产品获取信息,但他们还是怀念去报刊亭购买报纸的感觉。

  王先生是一位"老厦门",在槟榔东里居住超过30年。"豆浆油条一张报"是他每天晨练完回家的标配。王先生回忆说,之前在湖明路上有一座报刊亭,每天晨练后,他都会顺路买上早餐和报纸。"不知何时开始,报刊亭消失了。"他感叹,"现在想要买报纸,得徒步一公里多到莲坂天桥下面的报刊亭,真的很不方便。"

  武汉:保留报刊亭,是保留老报人对它的怀念

  在62岁的医务工作者张先生看来,城市报刊亭的多少、读报人的多少、报纸质量内容的好坏都与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息息相关。

  "我一直喜欢读报,喜爱报刊亭。"张先生介绍,由于自己工作的原因,年轻时经常出差,每到一个城市,行李一放,就到酒店门口找报刊亭、买报纸。"虽然现在其它形式的媒体很多,平时阅读也很方便,但它们都缺乏那种报纸那种扑面而来的那种震撼和满足感。"张先生说,"我希望每个城市尽可能保留报刊亭,保留报纸,保留我们这些老报人对它的怀念。"

  长沙:一天就赚三四块,坚守只为情怀

  "算起来,我们这家报刊亭开了都快20年了。"蔡奶奶在长沙市一中附近经营一家报刊亭,售卖报纸、杂志为主,矿泉水和零食卖得很少。说起经营状况,蔡奶奶叹了口气,"以前报纸卖得好,现在生意不行了,年轻人都看手机去了,现在来光顾的都是附近的老街坊。一天下来,也就二十多个老顾客来买报纸,总共就赚三四块钱。"

  蔡奶奶说,这家报刊亭原本是他老伴儿在经营,但6年前老伴儿生病去世了。"其实这几年都是入不敷出的状态,但这是老头子的念想,我和儿子会坚持到撑不下去的那天。"

  南宁:光顾报刊亭的人通常是买水或者问路

  广西大学正门有两家报刊亭,其中一家已经关闭。另外一家报刊亭的柜台上摆满了零食和饮料,只在不显眼处放着《南宁晚报》《南国早报》两份报纸。

  为了贴补家用,50多岁的廖先生去年9月从玉林来到南宁,在儿子承包的报刊亭帮忙。廖先生说,报刊亭位于公交站和地铁口交接的地方,光顾的人并不算少,但通常都是买水或者问路,真正询问书报杂志的却没有几个。

  廖先生算了一笔账,一个月的租金要1000多元,基本月利润刚抵消租金,剩余的没有多少。"一份报纸才卖2毛钱,手机上信息那么丰富又新鲜,年轻人基本不会买报纸来看的。等今年9月份合同到期,我们就不做了。"

  海口:到报刊亭去翻一翻、看一看是情怀

  "现在工作都比较忙,能闲下来读一下自己喜欢的报纸或杂志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家住海口的李女士说,定期阅读杂志和报纸,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虽然现在网络发达,很多人手机不离手,电商的出现也对传统书店和报刊亭等行业的冲击很大。但对我来讲,回家的途中或晚上散步的时候在报刊亭买上一份读物,才是'生活'"。

  李女士还感叹,现在的报刊亭少了,没有以前那么方便了。"但就算多走两公里,我也还是希望到报刊亭去翻一翻、看一看,这是一种情怀。"

  重庆:怀念报刊亭,就像怀念自己的青春时光

  沙坪坝区是重庆的文化区之一,南开中学就位于沙坪坝区核心商圈附近。对于不少南开学子来说,学校门口的报刊亭是他们学生时代最重要的回忆。

  2015级学生王珊珊回忆说,在高三的紧张时刻,去学校门口的报刊亭买上几本杂志是为数不多的放松方式之一,"我们会把自己买的杂志在全班传阅,大家一起分享,在当时这是班里的一个'传统'。到现在我还是很怀念那些报刊亭,怀念它们,就像怀念我的青春时光。"

  乌鲁木齐:刊物寥寥 副食品成为报亭"主角"

  今年57岁的陈怀英,已经从事了20年报刊亭生意,从乌鲁木齐铁路局商圈搬迁到汇嘉时代旁,她见证了这座城市报刊亭的历史变迁。

  "现在手机上各种新闻资讯应有尽有,没有多少人会再专门跑来买报纸了。以前一天能卖五十多份报纸,现在我都不敢进报纸了,一天十几份都卖不到。"如今在她的报刊亭里,报纸被放置在了货架的最底层,刊物也是寥寥无几,取而代之的是零食、饮料、香烟等副食品。

  (曾帆、李睿、龚莎、苗子健、陈博、张沛、王郭骥、何萌、朱晓玲、枉源、姚於、韩婷,实习生罗月颖)

 

贵阳街头报刊亭,从单一售卖报刊转型成商品更多元的报刊亭。李宇 摄

 贵阳街头报刊亭,从单一售卖报刊转型成商品更多元的报刊亭。李宇 摄

  曾经,报刊亭可能是除了菜市场和博物馆外,最具特色也最能承载共同记忆的公共空间,它像点缀在城市里的文化纽扣,承载着一代代人的记忆。曾经的我们,或许是某本杂志的粉丝,会在每月固定的日子去固定的书报亭,与店主有一份心照不宣的交集。如今,随着数字化阅读时代的到来,作为陪伴一代人成长的报刊亭早已变了模样,甚至正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

  你的城市,还有报刊亭吗?

  呼和浩特:曾经的报刊亭 现在的小卖部

  "'报刊亭'这仨字我都快回忆不起来了。"生活在呼和浩特的郭伟伟说,在她的印象中,报刊亭是不经意间从生活中消失的。如今走在呼和浩特的路上,已经看不到多少报刊亭了,偶尔遇到还在营业的,也都摆满了零食以及各种饮料。

  "我是2005年来呼和浩特工作的,那时候街上的报刊亭还随处可见,我也会定期去买报纸杂志。"郭伟伟说,"现在单位给定了报纸,杂志一般都在便利店和网上买了。现在的报刊亭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街边的小卖部。"

  上海:报刊亭是现代大都市的小情怀

  "以前每天去报刊亭买杂志,就像现在每天上班打卡一样,已经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毕业快十年的秦女士是某周刊的忠实粉丝,上大学的时候,她每期都会买。"那时候觉得很贵,每本要15元,毕业时回想,自己最大的财富应该就是那些一期不漏的杂志。"

  秦女士感叹,曾经分布在上海的各个角落的报刊亭,体现了上海这座现代大都市极具情怀与温度的一面。"虽然现在手机里装了好多电子书APP,但始终觉得缺点什么,这或许就是所谓的'仪式感'吧!"

  合肥:卖零食成了报刊亭生存的救命稻草

  "智能手机和网络阅读的普及对实体刊物的冲击很大。"在安徽合肥,50多岁的欧女士从2013年开始经营报刊亭,如今她的报刊亭里只有寥寥几本杂志,报纸也已经不再卖了。

  "早上摆多少份报纸,到晚上关门还是多少份,完全卖不动。"欧女士说,报刊亭是他们夫妻俩唯一的收入来源,"报刊没人买,但我们还得生活,只能靠卖水、卖零食、打印、复印、代缴水电费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来维持生计。"

  厦门:"豆浆油条一张报"的日子或为追忆

  报刊亭数量的减少,让许多有读报习惯的中老年人不得不开始学习用电子产品获取信息,但他们还是怀念去报刊亭购买报纸的感觉。

  王先生是一位"老厦门",在槟榔东里居住超过30年。"豆浆油条一张报"是他每天晨练完回家的标配。王先生回忆说,之前在湖明路上有一座报刊亭,每天晨练后,他都会顺路买上早餐和报纸。"不知何时开始,报刊亭消失了。"他感叹,"现在想要买报纸,得徒步一公里多到莲坂天桥下面的报刊亭,真的很不方便。"

  武汉:保留报刊亭,是保留老报人对它的怀念

  在62岁的医务工作者张先生看来,城市报刊亭的多少、读报人的多少、报纸质量内容的好坏都与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息息相关。

  "我一直喜欢读报,喜爱报刊亭。"张先生介绍,由于自己工作的原因,年轻时经常出差,每到一个城市,行李一放,就到酒店门口找报刊亭、买报纸。"虽然现在其它形式的媒体很多,平时阅读也很方便,但它们都缺乏那种报纸那种扑面而来的那种震撼和满足感。"张先生说,"我希望每个城市尽可能保留报刊亭,保留报纸,保留我们这些老报人对它的怀念。"

  长沙:一天就赚三四块,坚守只为情怀

  "算起来,我们这家报刊亭开了都快20年了。"蔡奶奶在长沙市一中附近经营一家报刊亭,售卖报纸、杂志为主,矿泉水和零食卖得很少。说起经营状况,蔡奶奶叹了口气,"以前报纸卖得好,现在生意不行了,年轻人都看手机去了,现在来光顾的都是附近的老街坊。一天下来,也就二十多个老顾客来买报纸,总共就赚三四块钱。"

  蔡奶奶说,这家报刊亭原本是他老伴儿在经营,但6年前老伴儿生病去世了。"其实这几年都是入不敷出的状态,但这是老头子的念想,我和儿子会坚持到撑不下去的那天。"

  南宁:光顾报刊亭的人通常是买水或者问路

  广西大学正门有两家报刊亭,其中一家已经关闭。另外一家报刊亭的柜台上摆满了零食和饮料,只在不显眼处放着《南宁晚报》《南国早报》两份报纸。

  为了贴补家用,50多岁的廖先生去年9月从玉林来到南宁,在儿子承包的报刊亭帮忙。廖先生说,报刊亭位于公交站和地铁口交接的地方,光顾的人并不算少,但通常都是买水或者问路,真正询问书报杂志的却没有几个。

  廖先生算了一笔账,一个月的租金要1000多元,基本月利润刚抵消租金,剩余的没有多少。"一份报纸才卖2毛钱,手机上信息那么丰富又新鲜,年轻人基本不会买报纸来看的。等今年9月份合同到期,我们就不做了。"

  海口:到报刊亭去翻一翻、看一看是情怀

  "现在工作都比较忙,能闲下来读一下自己喜欢的报纸或杂志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家住海口的李女士说,定期阅读杂志和报纸,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虽然现在网络发达,很多人手机不离手,电商的出现也对传统书店和报刊亭等行业的冲击很大。但对我来讲,回家的途中或晚上散步的时候在报刊亭买上一份读物,才是'生活'"。

  李女士还感叹,现在的报刊亭少了,没有以前那么方便了。"但就算多走两公里,我也还是希望到报刊亭去翻一翻、看一看,这是一种情怀。"

  重庆:怀念报刊亭,就像怀念自己的青春时光

  沙坪坝区是重庆的文化区之一,南开中学就位于沙坪坝区核心商圈附近。对于不少南开学子来说,学校门口的报刊亭是他们学生时代最重要的回忆。

  2015级学生王珊珊回忆说,在高三的紧张时刻,去学校门口的报刊亭买上几本杂志是为数不多的放松方式之一,"我们会把自己买的杂志在全班传阅,大家一起分享,在当时这是班里的一个'传统'。到现在我还是很怀念那些报刊亭,怀念它们,就像怀念我的青春时光。"

  乌鲁木齐:刊物寥寥 副食品成为报亭"主角"

  今年57岁的陈怀英,已经从事了20年报刊亭生意,从乌鲁木齐铁路局商圈搬迁到汇嘉时代旁,她见证了这座城市报刊亭的历史变迁。

  "现在手机上各种新闻资讯应有尽有,没有多少人会再专门跑来买报纸了。以前一天能卖五十多份报纸,现在我都不敢进报纸了,一天十几份都卖不到。"如今在她的报刊亭里,报纸被放置在了货架的最底层,刊物也是寥寥无几,取而代之的是零食、饮料、香烟等副食品。

  (曾帆、李睿、龚莎、苗子健、陈博、张沛、王郭骥、何萌、朱晓玲、枉源、姚於、韩婷,实习生罗月颖)

 

西宁街边一家报刊亭如今已变成杂货铺。张晨 摄

西宁街边一家报刊亭如今已变成杂货铺。张晨 摄西宁街边一家报刊亭如今已变成杂货铺。张晨 摄

  曾经,报刊亭可能是除了菜市场和博物馆外,最具特色也最能承载共同记忆的公共空间,它像点缀在城市里的文化纽扣,承载着一代代人的记忆。曾经的我们,或许是某本杂志的粉丝,会在每月固定的日子去固定的书报亭,与店主有一份心照不宣的交集。如今,随着数字化阅读时代的到来,作为陪伴一代人成长的报刊亭早已变了模样,甚至正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

  你的城市,还有报刊亭吗?

  呼和浩特:曾经的报刊亭 现在的小卖部

  "'报刊亭'这仨字我都快回忆不起来了。"生活在呼和浩特的郭伟伟说,在她的印象中,报刊亭是不经意间从生活中消失的。如今走在呼和浩特的路上,已经看不到多少报刊亭了,偶尔遇到还在营业的,也都摆满了零食以及各种饮料。

  "我是2005年来呼和浩特工作的,那时候街上的报刊亭还随处可见,我也会定期去买报纸杂志。"郭伟伟说,"现在单位给定了报纸,杂志一般都在便利店和网上买了。现在的报刊亭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街边的小卖部。"

  上海:报刊亭是现代大都市的小情怀

  "以前每天去报刊亭买杂志,就像现在每天上班打卡一样,已经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毕业快十年的秦女士是某周刊的忠实粉丝,上大学的时候,她每期都会买。"那时候觉得很贵,每本要15元,毕业时回想,自己最大的财富应该就是那些一期不漏的杂志。"

  秦女士感叹,曾经分布在上海的各个角落的报刊亭,体现了上海这座现代大都市极具情怀与温度的一面。"虽然现在手机里装了好多电子书APP,但始终觉得缺点什么,这或许就是所谓的'仪式感'吧!"

  合肥:卖零食成了报刊亭生存的救命稻草

  "智能手机和网络阅读的普及对实体刊物的冲击很大。"在安徽合肥,50多岁的欧女士从2013年开始经营报刊亭,如今她的报刊亭里只有寥寥几本杂志,报纸也已经不再卖了。

  "早上摆多少份报纸,到晚上关门还是多少份,完全卖不动。"欧女士说,报刊亭是他们夫妻俩唯一的收入来源,"报刊没人买,但我们还得生活,只能靠卖水、卖零食、打印、复印、代缴水电费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来维持生计。"

  厦门:"豆浆油条一张报"的日子或为追忆

  报刊亭数量的减少,让许多有读报习惯的中老年人不得不开始学习用电子产品获取信息,但他们还是怀念去报刊亭购买报纸的感觉。

  王先生是一位"老厦门",在槟榔东里居住超过30年。"豆浆油条一张报"是他每天晨练完回家的标配。王先生回忆说,之前在湖明路上有一座报刊亭,每天晨练后,他都会顺路买上早餐和报纸。"不知何时开始,报刊亭消失了。"他感叹,"现在想要买报纸,得徒步一公里多到莲坂天桥下面的报刊亭,真的很不方便。"

  武汉:保留报刊亭,是保留老报人对它的怀念

  在62岁的医务工作者张先生看来,城市报刊亭的多少、读报人的多少、报纸质量内容的好坏都与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息息相关。

  "我一直喜欢读报,喜爱报刊亭。"张先生介绍,由于自己工作的原因,年轻时经常出差,每到一个城市,行李一放,就到酒店门口找报刊亭、买报纸。"虽然现在其它形式的媒体很多,平时阅读也很方便,但它们都缺乏那种报纸那种扑面而来的那种震撼和满足感。"张先生说,"我希望每个城市尽可能保留报刊亭,保留报纸,保留我们这些老报人对它的怀念。"

  长沙:一天就赚三四块,坚守只为情怀

  "算起来,我们这家报刊亭开了都快20年了。"蔡奶奶在长沙市一中附近经营一家报刊亭,售卖报纸、杂志为主,矿泉水和零食卖得很少。说起经营状况,蔡奶奶叹了口气,"以前报纸卖得好,现在生意不行了,年轻人都看手机去了,现在来光顾的都是附近的老街坊。一天下来,也就二十多个老顾客来买报纸,总共就赚三四块钱。"

  蔡奶奶说,这家报刊亭原本是他老伴儿在经营,但6年前老伴儿生病去世了。"其实这几年都是入不敷出的状态,但这是老头子的念想,我和儿子会坚持到撑不下去的那天。"

  南宁:光顾报刊亭的人通常是买水或者问路

  广西大学正门有两家报刊亭,其中一家已经关闭。另外一家报刊亭的柜台上摆满了零食和饮料,只在不显眼处放着《南宁晚报》《南国早报》两份报纸。

  为了贴补家用,50多岁的廖先生去年9月从玉林来到南宁,在儿子承包的报刊亭帮忙。廖先生说,报刊亭位于公交站和地铁口交接的地方,光顾的人并不算少,但通常都是买水或者问路,真正询问书报杂志的却没有几个。

  廖先生算了一笔账,一个月的租金要1000多元,基本月利润刚抵消租金,剩余的没有多少。"一份报纸才卖2毛钱,手机上信息那么丰富又新鲜,年轻人基本不会买报纸来看的。等今年9月份合同到期,我们就不做了。"

  海口:到报刊亭去翻一翻、看一看是情怀

  "现在工作都比较忙,能闲下来读一下自己喜欢的报纸或杂志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家住海口的李女士说,定期阅读杂志和报纸,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虽然现在网络发达,很多人手机不离手,电商的出现也对传统书店和报刊亭等行业的冲击很大。但对我来讲,回家的途中或晚上散步的时候在报刊亭买上一份读物,才是'生活'"。

  李女士还感叹,现在的报刊亭少了,没有以前那么方便了。"但就算多走两公里,我也还是希望到报刊亭去翻一翻、看一看,这是一种情怀。"

  重庆:怀念报刊亭,就像怀念自己的青春时光

  沙坪坝区是重庆的文化区之一,南开中学就位于沙坪坝区核心商圈附近。对于不少南开学子来说,学校门口的报刊亭是他们学生时代最重要的回忆。

  2015级学生王珊珊回忆说,在高三的紧张时刻,去学校门口的报刊亭买上几本杂志是为数不多的放松方式之一,"我们会把自己买的杂志在全班传阅,大家一起分享,在当时这是班里的一个'传统'。到现在我还是很怀念那些报刊亭,怀念它们,就像怀念我的青春时光。"

  乌鲁木齐:刊物寥寥 副食品成为报亭"主角"

  今年57岁的陈怀英,已经从事了20年报刊亭生意,从乌鲁木齐铁路局商圈搬迁到汇嘉时代旁,她见证了这座城市报刊亭的历史变迁。

  "现在手机上各种新闻资讯应有尽有,没有多少人会再专门跑来买报纸了。以前一天能卖五十多份报纸,现在我都不敢进报纸了,一天十几份都卖不到。"如今在她的报刊亭里,报纸被放置在了货架的最底层,刊物也是寥寥无几,取而代之的是零食、饮料、香烟等副食品。

  (曾帆、李睿、龚莎、苗子健、陈博、张沛、王郭骥、何萌、朱晓玲、枉源、姚於、韩婷,实习生罗月颖)

 

银川一家经营了16年的报刊亭。穆国虎 摄

银川一家经营了16年的报刊亭。穆国虎 摄

  曾经,报刊亭可能是除了菜市场和博物馆外,最具特色也最能承载共同记忆的公共空间,它像点缀在城市里的文化纽扣,承载着一代代人的记忆。曾经的我们,或许是某本杂志的粉丝,会在每月固定的日子去固定的书报亭,与店主有一份心照不宣的交集。如今,随着数字化阅读时代的到来,作为陪伴一代人成长的报刊亭早已变了模样,甚至正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

  你的城市,还有报刊亭吗?

  呼和浩特:曾经的报刊亭 现在的小卖部

  "'报刊亭'这仨字我都快回忆不起来了。"生活在呼和浩特的郭伟伟说,在她的印象中,报刊亭是不经意间从生活中消失的。如今走在呼和浩特的路上,已经看不到多少报刊亭了,偶尔遇到还在营业的,也都摆满了零食以及各种饮料。

  "我是2005年来呼和浩特工作的,那时候街上的报刊亭还随处可见,我也会定期去买报纸杂志。"郭伟伟说,"现在单位给定了报纸,杂志一般都在便利店和网上买了。现在的报刊亭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街边的小卖部。"

  上海:报刊亭是现代大都市的小情怀

  "以前每天去报刊亭买杂志,就像现在每天上班打卡一样,已经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毕业快十年的秦女士是某周刊的忠实粉丝,上大学的时候,她每期都会买。"那时候觉得很贵,每本要15元,毕业时回想,自己最大的财富应该就是那些一期不漏的杂志。"

  秦女士感叹,曾经分布在上海的各个角落的报刊亭,体现了上海这座现代大都市极具情怀与温度的一面。"虽然现在手机里装了好多电子书APP,但始终觉得缺点什么,这或许就是所谓的'仪式感'吧!"

  合肥:卖零食成了报刊亭生存的救命稻草

  "智能手机和网络阅读的普及对实体刊物的冲击很大。"在安徽合肥,50多岁的欧女士从2013年开始经营报刊亭,如今她的报刊亭里只有寥寥几本杂志,报纸也已经不再卖了。

  "早上摆多少份报纸,到晚上关门还是多少份,完全卖不动。"欧女士说,报刊亭是他们夫妻俩唯一的收入来源,"报刊没人买,但我们还得生活,只能靠卖水、卖零食、打印、复印、代缴水电费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来维持生计。"

  厦门:"豆浆油条一张报"的日子或为追忆

  报刊亭数量的减少,让许多有读报习惯的中老年人不得不开始学习用电子产品获取信息,但他们还是怀念去报刊亭购买报纸的感觉。

  王先生是一位"老厦门",在槟榔东里居住超过30年。"豆浆油条一张报"是他每天晨练完回家的标配。王先生回忆说,之前在湖明路上有一座报刊亭,每天晨练后,他都会顺路买上早餐和报纸。"不知何时开始,报刊亭消失了。"他感叹,"现在想要买报纸,得徒步一公里多到莲坂天桥下面的报刊亭,真的很不方便。"

  武汉:保留报刊亭,是保留老报人对它的怀念

  在62岁的医务工作者张先生看来,城市报刊亭的多少、读报人的多少、报纸质量内容的好坏都与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息息相关。

  "我一直喜欢读报,喜爱报刊亭。"张先生介绍,由于自己工作的原因,年轻时经常出差,每到一个城市,行李一放,就到酒店门口找报刊亭、买报纸。"虽然现在其它形式的媒体很多,平时阅读也很方便,但它们都缺乏那种报纸那种扑面而来的那种震撼和满足感。"张先生说,"我希望每个城市尽可能保留报刊亭,保留报纸,保留我们这些老报人对它的怀念。"

  长沙:一天就赚三四块,坚守只为情怀

  "算起来,我们这家报刊亭开了都快20年了。"蔡奶奶在长沙市一中附近经营一家报刊亭,售卖报纸、杂志为主,矿泉水和零食卖得很少。说起经营状况,蔡奶奶叹了口气,"以前报纸卖得好,现在生意不行了,年轻人都看手机去了,现在来光顾的都是附近的老街坊。一天下来,也就二十多个老顾客来买报纸,总共就赚三四块钱。"

  蔡奶奶说,这家报刊亭原本是他老伴儿在经营,但6年前老伴儿生病去世了。"其实这几年都是入不敷出的状态,但这是老头子的念想,我和儿子会坚持到撑不下去的那天。"

  南宁:光顾报刊亭的人通常是买水或者问路

  广西大学正门有两家报刊亭,其中一家已经关闭。另外一家报刊亭的柜台上摆满了零食和饮料,只在不显眼处放着《南宁晚报》《南国早报》两份报纸。

  为了贴补家用,50多岁的廖先生去年9月从玉林来到南宁,在儿子承包的报刊亭帮忙。廖先生说,报刊亭位于公交站和地铁口交接的地方,光顾的人并不算少,但通常都是买水或者问路,真正询问书报杂志的却没有几个。

  廖先生算了一笔账,一个月的租金要1000多元,基本月利润刚抵消租金,剩余的没有多少。"一份报纸才卖2毛钱,手机上信息那么丰富又新鲜,年轻人基本不会买报纸来看的。等今年9月份合同到期,我们就不做了。"

  海口:到报刊亭去翻一翻、看一看是情怀

  "现在工作都比较忙,能闲下来读一下自己喜欢的报纸或杂志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家住海口的李女士说,定期阅读杂志和报纸,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虽然现在网络发达,很多人手机不离手,电商的出现也对传统书店和报刊亭等行业的冲击很大。但对我来讲,回家的途中或晚上散步的时候在报刊亭买上一份读物,才是'生活'"。

  李女士还感叹,现在的报刊亭少了,没有以前那么方便了。"但就算多走两公里,我也还是希望到报刊亭去翻一翻、看一看,这是一种情怀。"

  重庆:怀念报刊亭,就像怀念自己的青春时光

  沙坪坝区是重庆的文化区之一,南开中学就位于沙坪坝区核心商圈附近。对于不少南开学子来说,学校门口的报刊亭是他们学生时代最重要的回忆。

  2015级学生王珊珊回忆说,在高三的紧张时刻,去学校门口的报刊亭买上几本杂志是为数不多的放松方式之一,"我们会把自己买的杂志在全班传阅,大家一起分享,在当时这是班里的一个'传统'。到现在我还是很怀念那些报刊亭,怀念它们,就像怀念我的青春时光。"

  乌鲁木齐:刊物寥寥 副食品成为报亭"主角"

  今年57岁的陈怀英,已经从事了20年报刊亭生意,从乌鲁木齐铁路局商圈搬迁到汇嘉时代旁,她见证了这座城市报刊亭的历史变迁。

  "现在手机上各种新闻资讯应有尽有,没有多少人会再专门跑来买报纸了。以前一天能卖五十多份报纸,现在我都不敢进报纸了,一天十几份都卖不到。"如今在她的报刊亭里,报纸被放置在了货架的最底层,刊物也是寥寥无几,取而代之的是零食、饮料、香烟等副食品。

  (曾帆、李睿、龚莎、苗子健、陈博、张沛、王郭骥、何萌、朱晓玲、枉源、姚於、韩婷,实习生罗月颖)

 

兰州庆阳路上的一家报刊亭。牟健 摄

兰州庆阳路上的一家报刊亭。牟健 摄

  曾经,报刊亭可能是除了菜市场和博物馆外,最具特色也最能承载共同记忆的公共空间,它像点缀在城市里的文化纽扣,承载着一代代人的记忆。曾经的我们,或许是某本杂志的粉丝,会在每月固定的日子去固定的书报亭,与店主有一份心照不宣的交集。如今,随着数字化阅读时代的到来,作为陪伴一代人成长的报刊亭早已变了模样,甚至正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

  你的城市,还有报刊亭吗?

  呼和浩特:曾经的报刊亭 现在的小卖部

  "'报刊亭'这仨字我都快回忆不起来了。"生活在呼和浩特的郭伟伟说,在她的印象中,报刊亭是不经意间从生活中消失的。如今走在呼和浩特的路上,已经看不到多少报刊亭了,偶尔遇到还在营业的,也都摆满了零食以及各种饮料。

  "我是2005年来呼和浩特工作的,那时候街上的报刊亭还随处可见,我也会定期去买报纸杂志。"郭伟伟说,"现在单位给定了报纸,杂志一般都在便利店和网上买了。现在的报刊亭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街边的小卖部。"

  上海:报刊亭是现代大都市的小情怀

  "以前每天去报刊亭买杂志,就像现在每天上班打卡一样,已经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毕业快十年的秦女士是某周刊的忠实粉丝,上大学的时候,她每期都会买。"那时候觉得很贵,每本要15元,毕业时回想,自己最大的财富应该就是那些一期不漏的杂志。"

  秦女士感叹,曾经分布在上海的各个角落的报刊亭,体现了上海这座现代大都市极具情怀与温度的一面。"虽然现在手机里装了好多电子书APP,但始终觉得缺点什么,这或许就是所谓的'仪式感'吧!"

  合肥:卖零食成了报刊亭生存的救命稻草

  "智能手机和网络阅读的普及对实体刊物的冲击很大。"在安徽合肥,50多岁的欧女士从2013年开始经营报刊亭,如今她的报刊亭里只有寥寥几本杂志,报纸也已经不再卖了。

  "早上摆多少份报纸,到晚上关门还是多少份,完全卖不动。"欧女士说,报刊亭是他们夫妻俩唯一的收入来源,"报刊没人买,但我们还得生活,只能靠卖水、卖零食、打印、复印、代缴水电费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来维持生计。"

  厦门:"豆浆油条一张报"的日子或为追忆

  报刊亭数量的减少,让许多有读报习惯的中老年人不得不开始学习用电子产品获取信息,但他们还是怀念去报刊亭购买报纸的感觉。

  王先生是一位"老厦门",在槟榔东里居住超过30年。"豆浆油条一张报"是他每天晨练完回家的标配。王先生回忆说,之前在湖明路上有一座报刊亭,每天晨练后,他都会顺路买上早餐和报纸。"不知何时开始,报刊亭消失了。"他感叹,"现在想要买报纸,得徒步一公里多到莲坂天桥下面的报刊亭,真的很不方便。"

  武汉:保留报刊亭,是保留老报人对它的怀念

  在62岁的医务工作者张先生看来,城市报刊亭的多少、读报人的多少、报纸质量内容的好坏都与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息息相关。

  "我一直喜欢读报,喜爱报刊亭。"张先生介绍,由于自己工作的原因,年轻时经常出差,每到一个城市,行李一放,就到酒店门口找报刊亭、买报纸。"虽然现在其它形式的媒体很多,平时阅读也很方便,但它们都缺乏那种报纸那种扑面而来的那种震撼和满足感。"张先生说,"我希望每个城市尽可能保留报刊亭,保留报纸,保留我们这些老报人对它的怀念。"

  长沙:一天就赚三四块,坚守只为情怀

  "算起来,我们这家报刊亭开了都快20年了。"蔡奶奶在长沙市一中附近经营一家报刊亭,售卖报纸、杂志为主,矿泉水和零食卖得很少。说起经营状况,蔡奶奶叹了口气,"以前报纸卖得好,现在生意不行了,年轻人都看手机去了,现在来光顾的都是附近的老街坊。一天下来,也就二十多个老顾客来买报纸,总共就赚三四块钱。"

  蔡奶奶说,这家报刊亭原本是他老伴儿在经营,但6年前老伴儿生病去世了。"其实这几年都是入不敷出的状态,但这是老头子的念想,我和儿子会坚持到撑不下去的那天。"

  南宁:光顾报刊亭的人通常是买水或者问路

  广西大学正门有两家报刊亭,其中一家已经关闭。另外一家报刊亭的柜台上摆满了零食和饮料,只在不显眼处放着《南宁晚报》《南国早报》两份报纸。

  为了贴补家用,50多岁的廖先生去年9月从玉林来到南宁,在儿子承包的报刊亭帮忙。廖先生说,报刊亭位于公交站和地铁口交接的地方,光顾的人并不算少,但通常都是买水或者问路,真正询问书报杂志的却没有几个。

  廖先生算了一笔账,一个月的租金要1000多元,基本月利润刚抵消租金,剩余的没有多少。"一份报纸才卖2毛钱,手机上信息那么丰富又新鲜,年轻人基本不会买报纸来看的。等今年9月份合同到期,我们就不做了。"

  海口:到报刊亭去翻一翻、看一看是情怀

  "现在工作都比较忙,能闲下来读一下自己喜欢的报纸或杂志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家住海口的李女士说,定期阅读杂志和报纸,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虽然现在网络发达,很多人手机不离手,电商的出现也对传统书店和报刊亭等行业的冲击很大。但对我来讲,回家的途中或晚上散步的时候在报刊亭买上一份读物,才是'生活'"。

  李女士还感叹,现在的报刊亭少了,没有以前那么方便了。"但就算多走两公里,我也还是希望到报刊亭去翻一翻、看一看,这是一种情怀。"

  重庆:怀念报刊亭,就像怀念自己的青春时光

  沙坪坝区是重庆的文化区之一,南开中学就位于沙坪坝区核心商圈附近。对于不少南开学子来说,学校门口的报刊亭是他们学生时代最重要的回忆。

  2015级学生王珊珊回忆说,在高三的紧张时刻,去学校门口的报刊亭买上几本杂志是为数不多的放松方式之一,"我们会把自己买的杂志在全班传阅,大家一起分享,在当时这是班里的一个'传统'。到现在我还是很怀念那些报刊亭,怀念它们,就像怀念我的青春时光。"

  乌鲁木齐:刊物寥寥 副食品成为报亭"主角"

  今年57岁的陈怀英,已经从事了20年报刊亭生意,从乌鲁木齐铁路局商圈搬迁到汇嘉时代旁,她见证了这座城市报刊亭的历史变迁。

  "现在手机上各种新闻资讯应有尽有,没有多少人会再专门跑来买报纸了。以前一天能卖五十多份报纸,现在我都不敢进报纸了,一天十几份都卖不到。"如今在她的报刊亭里,报纸被放置在了货架的最底层,刊物也是寥寥无几,取而代之的是零食、饮料、香烟等副食品。

  (曾帆、李睿、龚莎、苗子健、陈博、张沛、王郭骥、何萌、朱晓玲、枉源、姚於、韩婷,实习生罗月颖)

 

海口一家生意萧条的报刊亭。枉源 摄

海口一家生意萧条的报刊亭。枉源 摄

  曾经,报刊亭可能是除了菜市场和博物馆外,最具特色也最能承载共同记忆的公共空间,它像点缀在城市里的文化纽扣,承载着一代代人的记忆。曾经的我们,或许是某本杂志的粉丝,会在每月固定的日子去固定的书报亭,与店主有一份心照不宣的交集。如今,随着数字化阅读时代的到来,作为陪伴一代人成长的报刊亭早已变了模样,甚至正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

  你的城市,还有报刊亭吗?

  呼和浩特:曾经的报刊亭 现在的小卖部

  "'报刊亭'这仨字我都快回忆不起来了。"生活在呼和浩特的郭伟伟说,在她的印象中,报刊亭是不经意间从生活中消失的。如今走在呼和浩特的路上,已经看不到多少报刊亭了,偶尔遇到还在营业的,也都摆满了零食以及各种饮料。

  "我是2005年来呼和浩特工作的,那时候街上的报刊亭还随处可见,我也会定期去买报纸杂志。"郭伟伟说,"现在单位给定了报纸,杂志一般都在便利店和网上买了。现在的报刊亭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街边的小卖部。"

  上海:报刊亭是现代大都市的小情怀

  "以前每天去报刊亭买杂志,就像现在每天上班打卡一样,已经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毕业快十年的秦女士是某周刊的忠实粉丝,上大学的时候,她每期都会买。"那时候觉得很贵,每本要15元,毕业时回想,自己最大的财富应该就是那些一期不漏的杂志。"

  秦女士感叹,曾经分布在上海的各个角落的报刊亭,体现了上海这座现代大都市极具情怀与温度的一面。"虽然现在手机里装了好多电子书APP,但始终觉得缺点什么,这或许就是所谓的'仪式感'吧!"

  合肥:卖零食成了报刊亭生存的救命稻草

  "智能手机和网络阅读的普及对实体刊物的冲击很大。"在安徽合肥,50多岁的欧女士从2013年开始经营报刊亭,如今她的报刊亭里只有寥寥几本杂志,报纸也已经不再卖了。

  "早上摆多少份报纸,到晚上关门还是多少份,完全卖不动。"欧女士说,报刊亭是他们夫妻俩唯一的收入来源,"报刊没人买,但我们还得生活,只能靠卖水、卖零食、打印、复印、代缴水电费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来维持生计。"

  厦门:"豆浆油条一张报"的日子或为追忆

  报刊亭数量的减少,让许多有读报习惯的中老年人不得不开始学习用电子产品获取信息,但他们还是怀念去报刊亭购买报纸的感觉。

  王先生是一位"老厦门",在槟榔东里居住超过30年。"豆浆油条一张报"是他每天晨练完回家的标配。王先生回忆说,之前在湖明路上有一座报刊亭,每天晨练后,他都会顺路买上早餐和报纸。"不知何时开始,报刊亭消失了。"他感叹,"现在想要买报纸,得徒步一公里多到莲坂天桥下面的报刊亭,真的很不方便。"

  武汉:保留报刊亭,是保留老报人对它的怀念

  在62岁的医务工作者张先生看来,城市报刊亭的多少、读报人的多少、报纸质量内容的好坏都与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息息相关。

  "我一直喜欢读报,喜爱报刊亭。"张先生介绍,由于自己工作的原因,年轻时经常出差,每到一个城市,行李一放,就到酒店门口找报刊亭、买报纸。"虽然现在其它形式的媒体很多,平时阅读也很方便,但它们都缺乏那种报纸那种扑面而来的那种震撼和满足感。"张先生说,"我希望每个城市尽可能保留报刊亭,保留报纸,保留我们这些老报人对它的怀念。"

  长沙:一天就赚三四块,坚守只为情怀

  "算起来,我们这家报刊亭开了都快20年了。"蔡奶奶在长沙市一中附近经营一家报刊亭,售卖报纸、杂志为主,矿泉水和零食卖得很少。说起经营状况,蔡奶奶叹了口气,"以前报纸卖得好,现在生意不行了,年轻人都看手机去了,现在来光顾的都是附近的老街坊。一天下来,也就二十多个老顾客来买报纸,总共就赚三四块钱。"

  蔡奶奶说,这家报刊亭原本是他老伴儿在经营,但6年前老伴儿生病去世了。"其实这几年都是入不敷出的状态,但这是老头子的念想,我和儿子会坚持到撑不下去的那天。"

  南宁:光顾报刊亭的人通常是买水或者问路

  广西大学正门有两家报刊亭,其中一家已经关闭。另外一家报刊亭的柜台上摆满了零食和饮料,只在不显眼处放着《南宁晚报》《南国早报》两份报纸。

  为了贴补家用,50多岁的廖先生去年9月从玉林来到南宁,在儿子承包的报刊亭帮忙。廖先生说,报刊亭位于公交站和地铁口交接的地方,光顾的人并不算少,但通常都是买水或者问路,真正询问书报杂志的却没有几个。

  廖先生算了一笔账,一个月的租金要1000多元,基本月利润刚抵消租金,剩余的没有多少。"一份报纸才卖2毛钱,手机上信息那么丰富又新鲜,年轻人基本不会买报纸来看的。等今年9月份合同到期,我们就不做了。"

  海口:到报刊亭去翻一翻、看一看是情怀

  "现在工作都比较忙,能闲下来读一下自己喜欢的报纸或杂志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家住海口的李女士说,定期阅读杂志和报纸,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虽然现在网络发达,很多人手机不离手,电商的出现也对传统书店和报刊亭等行业的冲击很大。但对我来讲,回家的途中或晚上散步的时候在报刊亭买上一份读物,才是'生活'"。

  李女士还感叹,现在的报刊亭少了,没有以前那么方便了。"但就算多走两公里,我也还是希望到报刊亭去翻一翻、看一看,这是一种情怀。"

  重庆:怀念报刊亭,就像怀念自己的青春时光

  沙坪坝区是重庆的文化区之一,南开中学就位于沙坪坝区核心商圈附近。对于不少南开学子来说,学校门口的报刊亭是他们学生时代最重要的回忆。

  2015级学生王珊珊回忆说,在高三的紧张时刻,去学校门口的报刊亭买上几本杂志是为数不多的放松方式之一,"我们会把自己买的杂志在全班传阅,大家一起分享,在当时这是班里的一个'传统'。到现在我还是很怀念那些报刊亭,怀念它们,就像怀念我的青春时光。"

  乌鲁木齐:刊物寥寥 副食品成为报亭"主角"

  今年57岁的陈怀英,已经从事了20年报刊亭生意,从乌鲁木齐铁路局商圈搬迁到汇嘉时代旁,她见证了这座城市报刊亭的历史变迁。

  "现在手机上各种新闻资讯应有尽有,没有多少人会再专门跑来买报纸了。以前一天能卖五十多份报纸,现在我都不敢进报纸了,一天十几份都卖不到。"如今在她的报刊亭里,报纸被放置在了货架的最底层,刊物也是寥寥无几,取而代之的是零食、饮料、香烟等副食品。

  (曾帆、李睿、龚莎、苗子健、陈博、张沛、王郭骥、何萌、朱晓玲、枉源、姚於、韩婷,实习生罗月颖)

 

长春街头一家改造为小吃摊、小商店的报刊亭。实习生孙挺 摄

长春街头一家改造为小吃摊、小商店的报刊亭。实习生孙挺 摄

  曾经,报刊亭可能是除了菜市场和博物馆外,最具特色也最能承载共同记忆的公共空间,它像点缀在城市里的文化纽扣,承载着一代代人的记忆。曾经的我们,或许是某本杂志的粉丝,会在每月固定的日子去固定的书报亭,与店主有一份心照不宣的交集。如今,随着数字化阅读时代的到来,作为陪伴一代人成长的报刊亭早已变了模样,甚至正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

  你的城市,还有报刊亭吗?

  呼和浩特:曾经的报刊亭 现在的小卖部

  "'报刊亭'这仨字我都快回忆不起来了。"生活在呼和浩特的郭伟伟说,在她的印象中,报刊亭是不经意间从生活中消失的。如今走在呼和浩特的路上,已经看不到多少报刊亭了,偶尔遇到还在营业的,也都摆满了零食以及各种饮料。

  "我是2005年来呼和浩特工作的,那时候街上的报刊亭还随处可见,我也会定期去买报纸杂志。"郭伟伟说,"现在单位给定了报纸,杂志一般都在便利店和网上买了。现在的报刊亭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街边的小卖部。"

  上海:报刊亭是现代大都市的小情怀

  "以前每天去报刊亭买杂志,就像现在每天上班打卡一样,已经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毕业快十年的秦女士是某周刊的忠实粉丝,上大学的时候,她每期都会买。"那时候觉得很贵,每本要15元,毕业时回想,自己最大的财富应该就是那些一期不漏的杂志。"

  秦女士感叹,曾经分布在上海的各个角落的报刊亭,体现了上海这座现代大都市极具情怀与温度的一面。"虽然现在手机里装了好多电子书APP,但始终觉得缺点什么,这或许就是所谓的'仪式感'吧!"

  合肥:卖零食成了报刊亭生存的救命稻草

  "智能手机和网络阅读的普及对实体刊物的冲击很大。"在安徽合肥,50多岁的欧女士从2013年开始经营报刊亭,如今她的报刊亭里只有寥寥几本杂志,报纸也已经不再卖了。

  "早上摆多少份报纸,到晚上关门还是多少份,完全卖不动。"欧女士说,报刊亭是他们夫妻俩唯一的收入来源,"报刊没人买,但我们还得生活,只能靠卖水、卖零食、打印、复印、代缴水电费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来维持生计。"

  厦门:"豆浆油条一张报"的日子或为追忆

  报刊亭数量的减少,让许多有读报习惯的中老年人不得不开始学习用电子产品获取信息,但他们还是怀念去报刊亭购买报纸的感觉。

  王先生是一位"老厦门",在槟榔东里居住超过30年。"豆浆油条一张报"是他每天晨练完回家的标配。王先生回忆说,之前在湖明路上有一座报刊亭,每天晨练后,他都会顺路买上早餐和报纸。"不知何时开始,报刊亭消失了。"他感叹,"现在想要买报纸,得徒步一公里多到莲坂天桥下面的报刊亭,真的很不方便。"

  武汉:保留报刊亭,是保留老报人对它的怀念

  在62岁的医务工作者张先生看来,城市报刊亭的多少、读报人的多少、报纸质量内容的好坏都与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息息相关。

  "我一直喜欢读报,喜爱报刊亭。"张先生介绍,由于自己工作的原因,年轻时经常出差,每到一个城市,行李一放,就到酒店门口找报刊亭、买报纸。"虽然现在其它形式的媒体很多,平时阅读也很方便,但它们都缺乏那种报纸那种扑面而来的那种震撼和满足感。"张先生说,"我希望每个城市尽可能保留报刊亭,保留报纸,保留我们这些老报人对它的怀念。"

  长沙:一天就赚三四块,坚守只为情怀

  "算起来,我们这家报刊亭开了都快20年了。"蔡奶奶在长沙市一中附近经营一家报刊亭,售卖报纸、杂志为主,矿泉水和零食卖得很少。说起经营状况,蔡奶奶叹了口气,"以前报纸卖得好,现在生意不行了,年轻人都看手机去了,现在来光顾的都是附近的老街坊。一天下来,也就二十多个老顾客来买报纸,总共就赚三四块钱。"

  蔡奶奶说,这家报刊亭原本是他老伴儿在经营,但6年前老伴儿生病去世了。"其实这几年都是入不敷出的状态,但这是老头子的念想,我和儿子会坚持到撑不下去的那天。"

  南宁:光顾报刊亭的人通常是买水或者问路

  广西大学正门有两家报刊亭,其中一家已经关闭。另外一家报刊亭的柜台上摆满了零食和饮料,只在不显眼处放着《南宁晚报》《南国早报》两份报纸。

  为了贴补家用,50多岁的廖先生去年9月从玉林来到南宁,在儿子承包的报刊亭帮忙。廖先生说,报刊亭位于公交站和地铁口交接的地方,光顾的人并不算少,但通常都是买水或者问路,真正询问书报杂志的却没有几个。

  廖先生算了一笔账,一个月的租金要1000多元,基本月利润刚抵消租金,剩余的没有多少。"一份报纸才卖2毛钱,手机上信息那么丰富又新鲜,年轻人基本不会买报纸来看的。等今年9月份合同到期,我们就不做了。"

  海口:到报刊亭去翻一翻、看一看是情怀

  "现在工作都比较忙,能闲下来读一下自己喜欢的报纸或杂志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家住海口的李女士说,定期阅读杂志和报纸,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虽然现在网络发达,很多人手机不离手,电商的出现也对传统书店和报刊亭等行业的冲击很大。但对我来讲,回家的途中或晚上散步的时候在报刊亭买上一份读物,才是'生活'"。

  李女士还感叹,现在的报刊亭少了,没有以前那么方便了。"但就算多走两公里,我也还是希望到报刊亭去翻一翻、看一看,这是一种情怀。"

  重庆:怀念报刊亭,就像怀念自己的青春时光

  沙坪坝区是重庆的文化区之一,南开中学就位于沙坪坝区核心商圈附近。对于不少南开学子来说,学校门口的报刊亭是他们学生时代最重要的回忆。

  2015级学生王珊珊回忆说,在高三的紧张时刻,去学校门口的报刊亭买上几本杂志是为数不多的放松方式之一,"我们会把自己买的杂志在全班传阅,大家一起分享,在当时这是班里的一个'传统'。到现在我还是很怀念那些报刊亭,怀念它们,就像怀念我的青春时光。"

  乌鲁木齐:刊物寥寥 副食品成为报亭"主角"

  今年57岁的陈怀英,已经从事了20年报刊亭生意,从乌鲁木齐铁路局商圈搬迁到汇嘉时代旁,她见证了这座城市报刊亭的历史变迁。

  "现在手机上各种新闻资讯应有尽有,没有多少人会再专门跑来买报纸了。以前一天能卖五十多份报纸,现在我都不敢进报纸了,一天十几份都卖不到。"如今在她的报刊亭里,报纸被放置在了货架的最底层,刊物也是寥寥无几,取而代之的是零食、饮料、香烟等副食品。

  (曾帆、李睿、龚莎、苗子健、陈博、张沛、王郭骥、何萌、朱晓玲、枉源、姚於、韩婷,实习生罗月颖)

 

厦门莲花北路年久失修的书报亭。陈博 摄

厦门莲花北路年久失修的书报亭。陈博 摄

  曾经,报刊亭可能是除了菜市场和博物馆外,最具特色也最能承载共同记忆的公共空间,它像点缀在城市里的文化纽扣,承载着一代代人的记忆。曾经的我们,或许是某本杂志的粉丝,会在每月固定的日子去固定的书报亭,与店主有一份心照不宣的交集。如今,随着数字化阅读时代的到来,作为陪伴一代人成长的报刊亭早已变了模样,甚至正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

  你的城市,还有报刊亭吗?

  呼和浩特:曾经的报刊亭 现在的小卖部

  "'报刊亭'这仨字我都快回忆不起来了。"生活在呼和浩特的郭伟伟说,在她的印象中,报刊亭是不经意间从生活中消失的。如今走在呼和浩特的路上,已经看不到多少报刊亭了,偶尔遇到还在营业的,也都摆满了零食以及各种饮料。

  "我是2005年来呼和浩特工作的,那时候街上的报刊亭还随处可见,我也会定期去买报纸杂志。"郭伟伟说,"现在单位给定了报纸,杂志一般都在便利店和网上买了。现在的报刊亭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街边的小卖部。"

  上海:报刊亭是现代大都市的小情怀

  "以前每天去报刊亭买杂志,就像现在每天上班打卡一样,已经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毕业快十年的秦女士是某周刊的忠实粉丝,上大学的时候,她每期都会买。"那时候觉得很贵,每本要15元,毕业时回想,自己最大的财富应该就是那些一期不漏的杂志。"

  秦女士感叹,曾经分布在上海的各个角落的报刊亭,体现了上海这座现代大都市极具情怀与温度的一面。"虽然现在手机里装了好多电子书APP,但始终觉得缺点什么,这或许就是所谓的'仪式感'吧!"

  合肥:卖零食成了报刊亭生存的救命稻草

  "智能手机和网络阅读的普及对实体刊物的冲击很大。"在安徽合肥,50多岁的欧女士从2013年开始经营报刊亭,如今她的报刊亭里只有寥寥几本杂志,报纸也已经不再卖了。

  "早上摆多少份报纸,到晚上关门还是多少份,完全卖不动。"欧女士说,报刊亭是他们夫妻俩唯一的收入来源,"报刊没人买,但我们还得生活,只能靠卖水、卖零食、打印、复印、代缴水电费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来维持生计。"

  厦门:"豆浆油条一张报"的日子或为追忆

  报刊亭数量的减少,让许多有读报习惯的中老年人不得不开始学习用电子产品获取信息,但他们还是怀念去报刊亭购买报纸的感觉。

  王先生是一位"老厦门",在槟榔东里居住超过30年。"豆浆油条一张报"是他每天晨练完回家的标配。王先生回忆说,之前在湖明路上有一座报刊亭,每天晨练后,他都会顺路买上早餐和报纸。"不知何时开始,报刊亭消失了。"他感叹,"现在想要买报纸,得徒步一公里多到莲坂天桥下面的报刊亭,真的很不方便。"

  武汉:保留报刊亭,是保留老报人对它的怀念

  在62岁的医务工作者张先生看来,城市报刊亭的多少、读报人的多少、报纸质量内容的好坏都与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息息相关。

  "我一直喜欢读报,喜爱报刊亭。"张先生介绍,由于自己工作的原因,年轻时经常出差,每到一个城市,行李一放,就到酒店门口找报刊亭、买报纸。"虽然现在其它形式的媒体很多,平时阅读也很方便,但它们都缺乏那种报纸那种扑面而来的那种震撼和满足感。"张先生说,"我希望每个城市尽可能保留报刊亭,保留报纸,保留我们这些老报人对它的怀念。"

  长沙:一天就赚三四块,坚守只为情怀

  "算起来,我们这家报刊亭开了都快20年了。"蔡奶奶在长沙市一中附近经营一家报刊亭,售卖报纸、杂志为主,矿泉水和零食卖得很少。说起经营状况,蔡奶奶叹了口气,"以前报纸卖得好,现在生意不行了,年轻人都看手机去了,现在来光顾的都是附近的老街坊。一天下来,也就二十多个老顾客来买报纸,总共就赚三四块钱。"

  蔡奶奶说,这家报刊亭原本是他老伴儿在经营,但6年前老伴儿生病去世了。"其实这几年都是入不敷出的状态,但这是老头子的念想,我和儿子会坚持到撑不下去的那天。"

  南宁:光顾报刊亭的人通常是买水或者问路

  广西大学正门有两家报刊亭,其中一家已经关闭。另外一家报刊亭的柜台上摆满了零食和饮料,只在不显眼处放着《南宁晚报》《南国早报》两份报纸。

  为了贴补家用,50多岁的廖先生去年9月从玉林来到南宁,在儿子承包的报刊亭帮忙。廖先生说,报刊亭位于公交站和地铁口交接的地方,光顾的人并不算少,但通常都是买水或者问路,真正询问书报杂志的却没有几个。

  廖先生算了一笔账,一个月的租金要1000多元,基本月利润刚抵消租金,剩余的没有多少。"一份报纸才卖2毛钱,手机上信息那么丰富又新鲜,年轻人基本不会买报纸来看的。等今年9月份合同到期,我们就不做了。"

  海口:到报刊亭去翻一翻、看一看是情怀

  "现在工作都比较忙,能闲下来读一下自己喜欢的报纸或杂志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家住海口的李女士说,定期阅读杂志和报纸,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虽然现在网络发达,很多人手机不离手,电商的出现也对传统书店和报刊亭等行业的冲击很大。但对我来讲,回家的途中或晚上散步的时候在报刊亭买上一份读物,才是'生活'"。

  李女士还感叹,现在的报刊亭少了,没有以前那么方便了。"但就算多走两公里,我也还是希望到报刊亭去翻一翻、看一看,这是一种情怀。"

  重庆:怀念报刊亭,就像怀念自己的青春时光

  沙坪坝区是重庆的文化区之一,南开中学就位于沙坪坝区核心商圈附近。对于不少南开学子来说,学校门口的报刊亭是他们学生时代最重要的回忆。

  2015级学生王珊珊回忆说,在高三的紧张时刻,去学校门口的报刊亭买上几本杂志是为数不多的放松方式之一,"我们会把自己买的杂志在全班传阅,大家一起分享,在当时这是班里的一个'传统'。到现在我还是很怀念那些报刊亭,怀念它们,就像怀念我的青春时光。"

  乌鲁木齐:刊物寥寥 副食品成为报亭"主角"

  今年57岁的陈怀英,已经从事了20年报刊亭生意,从乌鲁木齐铁路局商圈搬迁到汇嘉时代旁,她见证了这座城市报刊亭的历史变迁。

  "现在手机上各种新闻资讯应有尽有,没有多少人会再专门跑来买报纸了。以前一天能卖五十多份报纸,现在我都不敢进报纸了,一天十几份都卖不到。"如今在她的报刊亭里,报纸被放置在了货架的最底层,刊物也是寥寥无几,取而代之的是零食、饮料、香烟等副食品。

  (曾帆、李睿、龚莎、苗子健、陈博、张沛、王郭骥、何萌、朱晓玲、枉源、姚於、韩婷,实习生罗月颖)

 

南宁,广西大学正门的一家报刊亭已经关闭。实习生罗月颖 摄

南宁,广西大学正门的一家报刊亭已经关闭。实习生罗月颖 摄

  曾经,报刊亭可能是除了菜市场和博物馆外,最具特色也最能承载共同记忆的公共空间,它像点缀在城市里的文化纽扣,承载着一代代人的记忆。曾经的我们,或许是某本杂志的粉丝,会在每月固定的日子去固定的书报亭,与店主有一份心照不宣的交集。如今,随着数字化阅读时代的到来,作为陪伴一代人成长的报刊亭早已变了模样,甚至正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

  你的城市,还有报刊亭吗?

  呼和浩特:曾经的报刊亭 现在的小卖部

  "'报刊亭'这仨字我都快回忆不起来了。"生活在呼和浩特的郭伟伟说,在她的印象中,报刊亭是不经意间从生活中消失的。如今走在呼和浩特的路上,已经看不到多少报刊亭了,偶尔遇到还在营业的,也都摆满了零食以及各种饮料。

  "我是2005年来呼和浩特工作的,那时候街上的报刊亭还随处可见,我也会定期去买报纸杂志。"郭伟伟说,"现在单位给定了报纸,杂志一般都在便利店和网上买了。现在的报刊亭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街边的小卖部。"

  上海:报刊亭是现代大都市的小情怀

  "以前每天去报刊亭买杂志,就像现在每天上班打卡一样,已经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毕业快十年的秦女士是某周刊的忠实粉丝,上大学的时候,她每期都会买。"那时候觉得很贵,每本要15元,毕业时回想,自己最大的财富应该就是那些一期不漏的杂志。"

  秦女士感叹,曾经分布在上海的各个角落的报刊亭,体现了上海这座现代大都市极具情怀与温度的一面。"虽然现在手机里装了好多电子书APP,但始终觉得缺点什么,这或许就是所谓的'仪式感'吧!"

  合肥:卖零食成了报刊亭生存的救命稻草

  "智能手机和网络阅读的普及对实体刊物的冲击很大。"在安徽合肥,50多岁的欧女士从2013年开始经营报刊亭,如今她的报刊亭里只有寥寥几本杂志,报纸也已经不再卖了。

  "早上摆多少份报纸,到晚上关门还是多少份,完全卖不动。"欧女士说,报刊亭是他们夫妻俩唯一的收入来源,"报刊没人买,但我们还得生活,只能靠卖水、卖零食、打印、复印、代缴水电费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来维持生计。"

  厦门:"豆浆油条一张报"的日子或为追忆

  报刊亭数量的减少,让许多有读报习惯的中老年人不得不开始学习用电子产品获取信息,但他们还是怀念去报刊亭购买报纸的感觉。

  王先生是一位"老厦门",在槟榔东里居住超过30年。"豆浆油条一张报"是他每天晨练完回家的标配。王先生回忆说,之前在湖明路上有一座报刊亭,每天晨练后,他都会顺路买上早餐和报纸。"不知何时开始,报刊亭消失了。"他感叹,"现在想要买报纸,得徒步一公里多到莲坂天桥下面的报刊亭,真的很不方便。"

  武汉:保留报刊亭,是保留老报人对它的怀念

  在62岁的医务工作者张先生看来,城市报刊亭的多少、读报人的多少、报纸质量内容的好坏都与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息息相关。

  "我一直喜欢读报,喜爱报刊亭。"张先生介绍,由于自己工作的原因,年轻时经常出差,每到一个城市,行李一放,就到酒店门口找报刊亭、买报纸。"虽然现在其它形式的媒体很多,平时阅读也很方便,但它们都缺乏那种报纸那种扑面而来的那种震撼和满足感。"张先生说,"我希望每个城市尽可能保留报刊亭,保留报纸,保留我们这些老报人对它的怀念。"

  长沙:一天就赚三四块,坚守只为情怀

  "算起来,我们这家报刊亭开了都快20年了。"蔡奶奶在长沙市一中附近经营一家报刊亭,售卖报纸、杂志为主,矿泉水和零食卖得很少。说起经营状况,蔡奶奶叹了口气,"以前报纸卖得好,现在生意不行了,年轻人都看手机去了,现在来光顾的都是附近的老街坊。一天下来,也就二十多个老顾客来买报纸,总共就赚三四块钱。"

  蔡奶奶说,这家报刊亭原本是他老伴儿在经营,但6年前老伴儿生病去世了。"其实这几年都是入不敷出的状态,但这是老头子的念想,我和儿子会坚持到撑不下去的那天。"

  南宁:光顾报刊亭的人通常是买水或者问路

  广西大学正门有两家报刊亭,其中一家已经关闭。另外一家报刊亭的柜台上摆满了零食和饮料,只在不显眼处放着《南宁晚报》《南国早报》两份报纸。

  为了贴补家用,50多岁的廖先生去年9月从玉林来到南宁,在儿子承包的报刊亭帮忙。廖先生说,报刊亭位于公交站和地铁口交接的地方,光顾的人并不算少,但通常都是买水或者问路,真正询问书报杂志的却没有几个。

  廖先生算了一笔账,一个月的租金要1000多元,基本月利润刚抵消租金,剩余的没有多少。"一份报纸才卖2毛钱,手机上信息那么丰富又新鲜,年轻人基本不会买报纸来看的。等今年9月份合同到期,我们就不做了。"

  海口:到报刊亭去翻一翻、看一看是情怀

  "现在工作都比较忙,能闲下来读一下自己喜欢的报纸或杂志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家住海口的李女士说,定期阅读杂志和报纸,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虽然现在网络发达,很多人手机不离手,电商的出现也对传统书店和报刊亭等行业的冲击很大。但对我来讲,回家的途中或晚上散步的时候在报刊亭买上一份读物,才是'生活'"。

  李女士还感叹,现在的报刊亭少了,没有以前那么方便了。"但就算多走两公里,我也还是希望到报刊亭去翻一翻、看一看,这是一种情怀。"

  重庆:怀念报刊亭,就像怀念自己的青春时光

  沙坪坝区是重庆的文化区之一,南开中学就位于沙坪坝区核心商圈附近。对于不少南开学子来说,学校门口的报刊亭是他们学生时代最重要的回忆。

  2015级学生王珊珊回忆说,在高三的紧张时刻,去学校门口的报刊亭买上几本杂志是为数不多的放松方式之一,"我们会把自己买的杂志在全班传阅,大家一起分享,在当时这是班里的一个'传统'。到现在我还是很怀念那些报刊亭,怀念它们,就像怀念我的青春时光。"

  乌鲁木齐:刊物寥寥 副食品成为报亭"主角"

  今年57岁的陈怀英,已经从事了20年报刊亭生意,从乌鲁木齐铁路局商圈搬迁到汇嘉时代旁,她见证了这座城市报刊亭的历史变迁。

  "现在手机上各种新闻资讯应有尽有,没有多少人会再专门跑来买报纸了。以前一天能卖五十多份报纸,现在我都不敢进报纸了,一天十几份都卖不到。"如今在她的报刊亭里,报纸被放置在了货架的最底层,刊物也是寥寥无几,取而代之的是零食、饮料、香烟等副食品。

  (曾帆、李睿、龚莎、苗子健、陈博、张沛、王郭骥、何萌、朱晓玲、枉源、姚於、韩婷,实习生罗月颖)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