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4日 星期三

健康频道: 理性看待药品价格上涨

健康频道
健康频道 
理性看待药品价格上涨
Apr 25th 2019, 00:00, by 人民网

  硝酸甘油片是治疗和预防冠心病、心绞痛的常用药,一段时间以来,该药大幅涨价甚至短缺的情况正在蔓延,引发了媒体和公众的持续关注。药品价格和供应关乎百姓的健康利益,每有波动都能引起关注,但有时舆论的声音缺少几分理性。

  2015年,药品地高辛片价格在全国范围内普遍上涨约10倍,舆论一片声讨。但实际上,这种绝大多数患者每天只需口服1片的药品,此前100片/瓶的价格大约只有6.5元,即使涨价后患者每天的药品费用也不足1元。长期以来,由于受"唯低价是取"的采购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与地高辛一样价格畸低的常用药品并不少见。硝酸甘油片就属这类药品,以往100片/瓶的价格约为4元,每片药品仅约4分钱。

  如此低廉的价格本就没有多少利润空间,相关药品生产企业屈指可数,药品供应也就经不起"风吹草动"。一旦原料价格上涨、生产线改造等因素导致生产成本上升,企业经营几乎没有缓冲余地,要么提高药品价格、要么停止生产供应,涨价和短缺也就接踵而至。因此,畸低的药品价格出现合理上涨,完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不应让"见涨就打"的非理性舆论伤害药品生产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但是,理性看待价格上涨绝不应成为牟取暴利的幌子。如何甄别药品价格的合理上涨与恶意牟利,需要政府监管部门对药品的真实成本做到心中有数。价格虚高和供应短缺是我国药品领域的突出问题,但对于药品的真实成本一直无人探究。在前几天提交审议的药品管理法(修正草案)中,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建议增加规定,国家对药品价格进行监测,必要时开展成本价格调查,加强药品价格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药品价格违法行为,维护药品价格秩序。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抛开成本因素,药品供应短缺的另一根源是制药原料的绝对短缺。近几年,由于环保执法加强,一些制药企业因原料药污染问题停产。保护环境无可厚非,但政府部门对简单关停生产线可能带来的一系列消极影响也应当有预见性,并做好预案。针对制药产业这一特殊领域的环保治理,应制定更加精准、科学的策略,同时发挥短缺药品供应保障会商联动机制作用,通过卫生健康、环保、药监、价格等多部门沟通协调、综合施策,既要保青山绿水,也要保百姓用药。(刘志勇)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