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3日 星期二

健康频道: 你还敢不克制地吃糖吗?

健康频道
健康频道 
你还敢不克制地吃糖吗?
Apr 24th 2019, 00:00, by 人民网

  "高糖食品便宜又容易获得,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的危害可能比毒品更大。"美国康涅狄格学院的专家近日在美国微软全国广播公司的一篇报道中,对高糖食品,发出这样的警告!

  甜食会让人上瘾

  最近,美国康涅狄格学院的专家向大家发出高糖食品慎吃的警告,为什么高糖食品那么危险?

  原来,糖类会对大脑中的奖赏系统产生强大的影响,大脑中奖赏系统的激活往往会刺激机体产生较为强烈的情感回报,提高大脑奖励区域的阈值,使我们觉得"还没吃够,得再吃些才算吃饱"。而此刻,大脑内部的神经递质也在发生着类似毒品上瘾时的变化,如多巴胺受体减少、细胞外乙酰胆碱减少、阿片肽受体敏化等。如果将高糖食物从动物的膳食中去除一段时间,动物就会表现出一系列的戒断症状,如焦虑、烦躁、肢体颤抖、摇头、攻击性增强、体温下降等。

  因此,康涅狄格学院的专家发出警告:高糖食品便宜又容易获得,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的危害可能比毒品更大。

  高糖食品有多可怕

  过量的糖、盐和脂肪,这三者一直是背离健康的三大祸害,他们谁是害中之害?一般人都认为,高盐饮食和高血压紧密相关,然而美国心脏病杂志曾发文称"并非高盐,事实上引发高血压的更可能是高糖饮食"。高血糖水平作用于下丘脑的某个关键部位,会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同时,高血糖还会刺激人体分泌更多胰岛素,这种激素同样刺激心率加快。

  还有,大多数人都认为肥胖是脂肪摄入过多而导致的,有营养学家指出,相比脂肪,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更让人发胖。

  吃糖上瘾有啥危害

  1.毁牙齿

  糖分摄入过多过频,容易导致龋齿。这是因为残留在口腔中的糖最容易被细菌分解发酵,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釉质,很容易导致龋齿的产生。一般瓜果含的糖为天然糖,其致龋作用比精制糖小。

  2.毁大脑

  2012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科学家进行了一项大鼠实验,首次揭露了长期高果糖饮食会使大脑迟钝、学习记忆能力下降。

  3.毁胆囊

  糖摄入过量,会加快胆固醇的积累,造成胆汁内胆固醇、胆汁酸、卵磷脂三者比例失调,而过多的胆固醇又会形成胆固醇结石。

  4.毁心脏

  儿童所喝的含糖饮料份数越多,他们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含量就越高。而儿童每周少喝1份含糖饮料就能改善心脏健康状况,降低今后患上心脏病的风险。

  5.毁皮肤

  多吃甜食还会导致人体过早老化和皮肤受到损伤。糖分会与皮肤中的胶原蛋白结合,削弱胶原蛋白对皮肤的修复和再生功能,导致皮肤过早出现皱纹和变得松弛。

  6.毁骨骼

  年轻的女性、儿童等人群喜爱吃甜食,而糖分摄入过度会影响人体对食物中钙质的吸收,从而影响骨骼健康。

  7.毁血管

  甜食会升高血液中的甘油三酯,使得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血脂高,甚至形成血栓。

  8.毁胰岛

  吃糖不会直接导致糖尿病,但高糖饮食,可以出现短时性血糖增高,加重胰腺胰岛负担;高糖饮食又可以导致肥胖,容易导致胰岛素相对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大大增加了患糖尿病的风险。

  如何在膳食中少吃糖

  据饮食专家介绍,为了健康起见,每人每日的糖摄入量不要超过50克,最好限制在25克以内。如何在平时的膳食中做到少吃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给出了以下建议:

  1.少做红烧菜肴。一份红烧排骨、红烧鱼、鱼香肉丝大概加糖25~30克,红烧肉要加40~50克,最高的是糖醋排骨和糖醋里脊,每份要加入75克左右的糖。

  2.少吃肉干、肉脯、话梅。一些加工肉制品为了口感,如肉干、肉脯里含有不少糖。而话梅等零食为了防止变质也会加入大量的糖抑制细菌生长。

  3.不主动喝糖饮料,少喝乳酸菌饮料。喝咖啡、豆浆时,少加或不加糖。

  4.少吃膨化食品,雪饼、鲜贝、虾条等。它们吃起来虽然是咸的,但里面含有大量的淀粉,却不含抑制糖上升的膳食纤维。

  5.少用番茄酱、烧烤汁等调味酱,这些调味剂每100克大概有15克左右的糖。

  6.若当天喝了蜂蜜水或红糖水,则之后最好避免其他甜的食物。

  7.多吃天造食物,少吃人造食物。适当吃一些甜甜的西瓜、桃子等,就比直接吃甜蛋糕、喝糖饮料要好。

  8.减少隐形糖,打着"低糖"和"无糖"标签的食物要注意。有些零食虽然吃起来不觉得甜,但其中的糖含量却高得惊人。葡萄糖、蔗糖、果糖、乳糖、麦芽糖、蜂蜜和玉米糖浆都属糖类,越是排在食物配料表前边的成分,其含量就越高。一定要学会看食物标签,揪出隐形糖。 据健康时报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