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9日 星期五

上海频道: 上海医生发现胰腺癌检测新方法

上海频道
上海频道 
上海医生发现胰腺癌检测新方法
Apr 19th 2019, 00:00, by 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4月19日电 随着精准医学理念应用,以游离DNA( cell-free DNA, cfDNA)检测为代表的"液体活检"技术正成为恶性肿瘤、产前诊断和器官移植排异监测的新兴标志物。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王小林教授研究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Lancet杂志子刊EBio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通过富集短片段cfDNA提高胰腺癌的检出》的研究成果论文,提出了基于单链建库的cfDNA建库和测序方法,较之传统技术能使早期胰腺癌患者血液中ras突变的检出率从不足50%提升至70%左右,显著提高了早期胰腺癌患者循环肿瘤DNA即ctDNA突变的检出率,以达到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监测目的。

据王小林教授介绍,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几乎相当,80%左右患者确诊时已发生肿瘤外周侵犯或远处转移,无法接受手术治疗。为了在可能治愈的阶段准确诊断胰腺癌,需要特异性、敏感性和微创性的生物标志物。寻找用于胰腺癌筛查的有效生物标志物或检测方法是中山医院近年来的一项重要研究方向。

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单链建库的cfDNA检测新方法,并通过大量临床样本验证了在极低总cfDNA起始量的情况下,其检测和定量基因组中超低丰度突变的效能远高于目前市面上常规的基于双链的建库方法。团队收集了不同分期的胰腺癌患者,通过SLHC-seq方法鉴定了胰腺癌ctDNA的突变图谱。他们还发现早期胰腺癌患者中普遍存在破碎的小ctDNA突变片段,这可能成为胰腺癌早期检测的新策略。对于家族性胰腺癌、可疑胰腺病变和晚发性糖尿病患者等高危人群的早期检测更具意义。

由于早期肿瘤患者血液总体cfDNA水平较低,ctDNA检出困难,王小林团队的上述方法对胰腺癌等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意义尤为重大。欧洲卡哈尔研究所液体活检专家Julie Earl教授为研究成果论文撰写的述评,对该研究进行解析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方法也适用于其它肿瘤的液体活检和穿刺活检测序,而该研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也深化了人们对cfDNA生物学特征的理解,为早期肿瘤患者血液中痕量cfDNA的高效检出提供了非常有力的理论依据。该研究具有极强的临床转化价值,将为胰腺癌等早诊困难、预后不良恶性肿瘤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诊断治疗方法

该研究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王小林教授领衔、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仇子龙研究员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胰腺外科楼文晖教授等共同完成,并得到荣昶公益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研究计划的资助。(钟萱 姜泓冰)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