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戏剧学院、上海上艺戏剧社共同推出的话剧《生命行歌》2日在沪拉开"2019上海市优秀民营院团展演"的序幕,触碰了国人越发关注的"临终关怀"题材。"我们从小到大只重视人生观,几乎没有死亡观的教育,其实这是人生的两大观。我觉得对待老年,就应该顺其自然,很舒服、很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年过八十的国家一级演员刘子枫参演过《生命行歌》后如是感慨。
未来一个多月,上海将有40场演出集中展现沪上民营院团近年来的原创新作,包括话剧《生命行歌》等现实题材作品、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等新编传统题材作品,以及沪剧、喜剧等多个艺术品种。
"今年入围的15台原创剧目,逾三分之二紧扣时代脉搏及发生在人们身边的新鲜事,比如临终关怀、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等等,用戏剧的方式反映人们的所思所想。"作为展演的组织者,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会长韦芝感触良多,震撼于沪上民营院团如此主动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为反映现实题材"递上自己的肩膀","看得出他们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戏剧是反映人生的,需要一群人去做这件事,民营院团也不落伍。"
敦煌·上海馨忆民族室内乐团是上海唯一的职业民族室内乐团。此次展演,他们将带来民族室内乐《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与《立冬》,以"二十四节气"为题,由民乐辅以多媒体演绎节气诗文,传达出主创团队对现代生活理念的一些思考。如"芒种"在节气中代表了一种农耕文化,但在民族室内乐《二十四节气》中被解读为了有节奏、踏实地工作,创造自己的生活。
乐团代表称,"虽然方式都是传统的,但我们希望带给观众一些新时代的想法。原创是民营院团必不可少的生命力之一。我们乐团作为传统音乐表达的群体,会对传统内容进行再解读,在此基础上进行原创。"
与其他参演剧目相比,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则更显"温故知新"。该剧根据中国明代戏剧大师汤显祖的巨作《牡丹亭》改编打造,让台上移步换景、台下临水听曲成为了现实。本月的修改版将在过去224场演出的基础上进行再提升。据该剧主演、"昆曲王子"张军透露,此次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的开票消息一出,仅一晚就已全部售罄。
"十年过去了,这部戏为什么能在这次展演中再度拿出来,一方面是因为一部戏要'活下来'挺不容易,我们(民营院团)跟国有院团相比,资源少、人员少,所以一部戏一旦做了,就希望它能够一直演下去。"张军告诉记者,民营院团展演不仅是一次集中展示,让一部历久弥新的戏呈现出新的温度,更重要的是回顾以往、放眼未来。
相关统计显示,目前上海注册的民营院团数量已超过300家,演出体量已经占到了申城演艺市场的"半壁江山"。尽管如此,客观来看,民营院团的生存依旧十分艰难。
"一个好的院团要往前发展,张军不干了,上海张军昆曲艺术中心还要存在。"在张军看来,民营院团的未来到底在何方,核心演员和优秀作品仅是"起点","终点"应是能够带领民营院团更好发展的有效机制。"未来的路,是让上海300多家民营院团走上有序发展的道路。演出一台好戏是必须的,在这个基础之上还有什么,我觉得是健康发展的可能性。"(王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