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美丽的黄浦江绿道。 资料图片 |
午后的上海黄浦江绿道,阳光和煦,江风轻拂。人们或闲庭信步,或慢跑健身,享受悠闲时光。
家住黄浦区半淞园小区的王女士正在绿道"打卡"发朋友圈。"从前散步只能去公园,现在离家门口不远,就有杜鹃园、月季园、琴键春园等7个主题公园。还能看黄浦江两岸的风景。"
2018年元旦,黄浦江两岸从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45公里岸线全面贯通,沿线五区实现绿道系统互联,成为名副其实的上海"一号绿道"。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长方岩说,上海在规划绿道选址时,注意充分挖掘已有的绿地、场地空间,串联景观、商业、休闲、通勤等功能,构建便捷可达、开放共享的社区绿道系统。
黄浦滨江绿道是"一号绿道"的核心段,全长8.3公里,北起外白渡桥,南至日晖港平桥,连接虹口、徐汇两区。沿江原有多处断点,市民无法通过。其中,世博园区原址为江南造船厂,2010年改建为世博园区浦西段,会后长期封闭。而卢浦大桥和南浦大桥作为黄浦江上两座标志性桥梁,桥下区域一直"闲人莫入",与市民无缘。
为了让群众看得见、走得近这段宝贵的亲水岸边,有关部门多次与沿线单位沟通协调,精心修订规划,最终还景于民、还岸于民。
黄浦区绿化管理所规划建设科科长朱晓君介绍,沿江设置了慢行道、跑步道、骑行道3条道路。路面选用彩色沥青层面,性能稳定、色泽鲜艳、安全环保。3条交通道绕行于树林、船舶码头、滨江岸线之间,结合不同地形高低起伏,让人们以多样方式、不同角度观赏滨江风貌。
在三道设计中,黄浦滨江绿道世博段的设计团队率先提出"334"的设计规范,即慢行道和跑步道至少宽3米,骑行道至少宽4米,以保证三道可以保持双向通行。而慢行道和江边的主题公园、亲水平台、休闲广场相融合,空间也会有更多变化。"334"的设计理念被其他区的滨江空间设计借鉴,逐渐成为浦江岸线全线贯通的导则标准。
设计团队在原有基础上也对绿化进行重新梳理和统一规划。黄浦滨江绿道世博段从卢浦大桥南园开始,犹如一颗发芽的种子,沿着母亲河黄浦江畔化作3条绿道生长开来,结出7颗"果实"。这7个主题街心公园串珠成线,打造出"一带、三道、七园"的景观格局。
黄浦江绿道还被赋予了其他功能——人与自然交融、文化与生态互动、健身与旅游结合,保护和挖掘工业遗存文化内涵。绿道沿岸既有民族工业发源地江南制造总局,也有全球文明荟萃之地世博会园区。设计师充分利用江南造船厂历史船坞、世博会场馆等资源,打造出"里滩文化""工业文明""世博记忆"等海派文化地标。
未来,该区域还将以江南造船厂的3座历史船坞为中心,建设生态雨水花园和互动式科普教育博物馆。届时人们可以在船坞里看到纹路斑驳的钢筋混凝土墙面、黄浦江两岸最初的原生态丛林,还可以漫步在由世博廊桥改造而来的花桥之上,欣赏两岸风景。
以人为本的完善配套则体现了上海的精细与善意。在黄浦江绿道,配备有自动贩卖机、公共厕所、24小时热饮水等,甚至还有面向健身跑步等人群免费开放的淋浴服务。如今的黄浦江绿道是一个所有人群都能亲近的公共空间,成为真正意义上"会呼吸的滨江"。
从2017年起,上海绿道建设连续3年被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每年新增约200公里。越来越多贴近生活圈的绿道为市民提供绿色、开放、舒适的休闲活动空间,成为普惠大众的绿色公共生态产品。
《 人民日报 》( 2019年04月06日 02 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